中評社北京6月18日電/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發表文章,論歐元區新模式。全文如下:
歐元區目前的最大問題在於,我們能否設計出這樣一套改革方案:它不僅具備政治層面的合理性和經濟層面的可行性,而且能夠促進歐元區經濟的內生增長。如果存在滿足這些條件的方案,它會是怎樣的呢?
我們已經知道,歐元區現有機制不滿足上述條件,因此今天才會出台各種臨時應急措施。最初的機制設計導致成員國之間出現嚴重的失衡。當資金流動枯竭時,這種失衡便在多個成員國引發了一系列金融與財政危機,並遺留下難以負擔的債務。而且,催生失衡的那些因素還使各成員國在競爭力上出現分化。這些問題也需要盡快加以解決。
針對當前危機,歐元區制定了一套基於財政緊縮和結構改革的戰略。此外,扮演“最後貸款人”角色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SCB)、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元區各國政府,還通過臨時性的歐洲金融穩定安排(EFSF)和即將建立的、永久性的歐洲穩定機制(ESM),向脆弱經濟體及主權國家提供間接融資。面向西班牙銀行業推出的1000億歐元紓困計劃,是該戰略付諸實施的最新案例——它多半不會是最後一個案例。
那麼該戰略能否奏效呢?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荷蘭國際集團(ING)的馬克•克利夫(Mark Cliffe)及其團隊在一份題為《生存之路》(Roads to Survival)的報告中指出,從內部和外部失衡來審視歐元區危機是一個不錯的角度,而這種失衡是由危機發生前各成員國間無節制的跨境貸款導致的。
若想減少外部赤字,就必須收縮內需。但如果收縮過快,將導致失業率升高,升幅可能頗為顯著。長期來看,高失業率伴以市場化改革,應該會推動名義工資下滑。但這一調整過程可能需要許多年才能完成。與此同時,經濟持續疲軟將導致私人部門不良債務堆積、大規模財政赤字、公共債務規模上升、利率高企以及極度脆弱的金融體系。
由此可見,這套戰略既缺乏政治上的合理性,也沒有經濟上的可行性。我們來考慮一下其他方案。其一是組建一個聯邦式的聯盟,聯盟內各地的財政支出由一個聯邦政府來撥付,該方案在經濟層面上無疑是可行的。我們可以舉出很多例子: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瑞士等。但我們相信,無論歐元區局勢在一百年後會變成怎樣,歐元區各國都很難放棄主權共用一個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