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香港內地融合
對於香港與內地的關係,作為歷史的參與者,梁振英很有發言權。1979年初,當內地開始“摸著石頭過河”時,年僅24歲的他就跨過深圳河,義務為內地官員和規劃者講課,一講好幾年。
回憶起彼時,梁振英說,經常看到香港的夫婦提著塑膠袋,把一些半成品拿到深圳加工。除了這些小工廠的東主,更有不少香港企業大膽進入內地投資興業,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做出獨特貢獻。
幾十年來,內地的發展同時也為香港提供了巨大商機。如今香港企業投資的地方不僅只是內地沿海城市,也到了內陸地區,到了東北、西北,而且三個產業都有。內地早已經是香港最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對象。
回歸15年來,香港與內地開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包括經貿、投資、旅遊、文化、教育等。梁振英說,近年來許多內地學生赴香港求學,也有不少香港學生到內地念大學,均值得鼓勵。
作為最早提出香港應“內交”的人士之一,梁振英表示,香港與內地融合、粵港合作,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他說,近年來香港與內地的經濟交流融合,也體現在中央出台的重大惠港措施裡,包括2003年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國家“十二五”規劃裡港澳部分獨立成章、去年8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時宣佈的36條措施等。
梁振英表示,“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是香港的重要優勢之一,蘊涵著很多機會。比如人民幣國際化,香港“背靠祖國”擁有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獨特優勢,人民幣業務將是未來香港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時國家也可利用香港的金融業,逐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自由兌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