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華社披露有關粵港合作的優惠政策措施中,包括允許香港金融機構依據相關管理法辦法在粵設立消費金融公司。銀行界均認為這是一個喜訊,潛在商機龐大,並有助推動中國內需,但須需視乎具體詳情。
一名銀行界人士指出,內地消費金融業務仍處發展初階,是一個尚未開發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對香港金融機構來說頗為吸引,但最終要視乎在廣東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的法規要求,如資本及融資方面的要求。另有業界人士亦指,內地消費金融市場甚具潛力,今次中央有關政策措施,是將香港金融機構在內地經營消費金融業務的申請,由過往的個別申請特批,變為標準化的指引,以推動內地消費金融市場發展,若見成效,將有助拉動中國內需,有利經濟發展。不過,他指出由於內地信貸資料庫不齊全,若本港金融機構到內地設消費金融公司也有一定風險,預料最初數年或會虧損,長遠才能獲利。
銀行公會主席兼匯豐香港區總裁馮婉眉對於上述政策措施表示歡迎。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認為,這可為香港金融機構帶來很大商機,現未知所謂消費金融是否同時包括私人貸款和信用卡業務,若信用卡亦涵蓋在內,這項業務更見吸引。
另外,中央大禮之中,包括通過推進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提升粵港金融合作水準,所指的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應為深圳前海。各方早已吹風在港深合作中,前海將推出一籃子的優惠配套政策作為中央送港大禮之一。早前有報道引述前海管理局局長鄭宏傑表示,前海優惠政策涉及稅收減免、落地獎勵、金融創新、人才政策以及法律政策等各方面。香港銀行亦正期待有關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的落實,市傳前海將於七月五、六日舉行發布會,介紹政策及開發進展。
在證券市場方面,中央為本港送出的“大禮”包括探討多時的中、港跨境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以及港交所(388)與滬深交易所合組聯營公司,研究在港引入內地股指期貨合約產品。
中、港跨境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研究多時,據了解,將在港上市的實物A股ETF,最少已有4家中資基金向香港證監會入紙申請,包括嘉實、南方、易方達及華夏,掛指數雖然各有不同,但都以包含內地大價股的指數為主,如滬深300及富時A50等,最快今年七月在港買賣。
中證監年初宣布預留五百億元人民幣QFII(RQFII)額度,明言額度只允許基金在港發行實物A股ETF,消息透露,中證監不會盡批額度,首階段可能只批出一半,餘下額度會視乎ETF認購反應,供基金申請作增發之用,因ETF有別傳統封閉式基金,如交投活躍ETF規模會不斷增加。
專用作發行傳統基金的二百億RQFII額度,據悉八十比二十的債、股投資比例限制,以及認可發行機構身分,亦有望“鬆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