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限制性政策無法實質治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4 22:58:23  


 
  科學治堵,讓“鐵皮”不再沉重

  備受關注的“北上廣”車牌之限,正是中國迅猛發展的汽車產業,遭遇到環境、交通、資源、土地等“硬約束”的一種表征。中國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汽車社會?

  “十一五”期間,我國汽車產銷量由570萬輛猛增至1800萬輛,年均增速25%,創造了超高速,也帶來了深刻的社會變化,越來越多的尷尬開始擺在我們面前。

  一方面汽車數量增長很快,但相比紐約、東京等大都市,國內城市人均汽車保有量仍低得多,但各種汽車困境卻提前出現;全球都在提倡綠色出行,國內汽車“以大為美”的觀念卻愈演愈烈。據統計,2010年中國新上市乘用車的平均油耗分別比2008年歐洲高18.3%,畸形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文化,成了比堵車更可怕的隱患。

  專家認為,當前汽車消費所帶來的大量社會性問題,政府職能應該及時從汽車產業層面要提升到汽車社會,進行趨利避害的引導和調控,需要的不僅是簡單的“限令”,而是綜合統籌的汽車社會健康發展規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清泰就表示,近年來中國走向汽車社會,來勢異常迅猛,以至於我們在很多方面都沒能做好準備。他建議,目前汽車社會政策制定有五大方面值得重視:首先是把汽車產業引入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其次是城市的發展應該更加充分考慮汽車社會的因素;第三是要牽住汽車消費政策的“牛鼻子”,培育健康的汽車社會文化;第四是要制定和實施汽車能源戰略;第五是要制定和實施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標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