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說,然而,台灣不會對大陸採取敵對的行為。台灣雖然密切關注大陸在南海的活動,但基本上相信對方對台灣是沒有敵意的,尤其是2008年後,兩岸政治互信逐漸提升的背景下。基於“中華民國憲法”,大陸實際控制的島礁和其他被外國控制的島礁性質完全不同,執政的國民黨在此問題上有一定的民族情感。在軍事上,台灣在大陸與南中國海周邊國家發生衝突的情況下,最有可能保持中立,但對大陸一方提供民事支援。在外交上,繼續宣示對大陸而言是善意的南中國海諸島是“中華民國”固有領土的主張。
孫國祥指出,在兩岸關係持續良好發展的大背景下,台灣需要以適當的身份,參與南海問題的國際談判,避免在處理應對南海問題中被邊緣化。這樣,兩岸才能在南海問題上、在國際舞台和地區合作中攜手合作,走出長久以來的零和博弈模式,共同捍衛中華民族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因此,作為南海聲索方和實際控制方,大陸應協助台灣成為“南海實體”。
他表示,由於台灣擁有1930年代以來與當代南海問題主權爭議有直接關聯的對外交涉檔案,掌握“中華民國”二戰後接管南海諸島,以及《舊金山條約》、《對日和約》、《日台條約》等歷史證據,而這些證據又是支持中國擁有南海主權的重要依據,因此,在透過國際仲裁和平解決南海問題的時候,必須考慮兩岸關係這一特殊因素。換言之,在上訴國際法院的時候,影響南海問題結果的不是由中國和某一其他權利聲索國決定的,而是中國大陸和台灣,以及其他權利聲索國三方共同決定的。有鑒於此,北京不僅要關注己方和對方的證據,更要努力強化兩岸共同參與國際仲裁的合作意願與合作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