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三”焦慮
台灣經濟的“保三”焦慮實實在在地存在。症結在哪?“中研院”經濟所稱,大幅下修預測值的主因在於諸多外在經濟環境難有起色。
對此,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所長唐永紅接受採訪時分析指出,長期以來台灣對外貿易占其GDP達70%以上,台灣經濟與國際經濟形勢息息相關;當前,台灣最主要的經貿夥伴——中國大陸經濟增速減緩;另外兩大經貿夥伴——美國經濟基本沒有明顯好轉,歐盟經濟更在持續震蕩中。一方面是“拼出口”主動權不在台灣,另一方面是,台灣出口太過集中於電子、面板、信息產業的經濟結構問題迄今未見改善。
想要通過刺激消費、促進投資來提振經濟恐怕也不被看好。
尼爾森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台灣第二季消費者信心指數較第一季大幅下跌12點至72,遠低於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的91點,主因是就業市場、財務展望等指標下滑。台“主計處”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當局投資為4271億元新台幣,較去年減少449億元新台幣。《中國時報》評論稱,“當局自身都對經濟沒信心,卻要廠商擴廠、買機器設備,如何讓企業信服”。
找到“活水”
救經濟,島內“擴張財政”呼聲漸高。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周雨田提出,民間投資、消費及貿易需求已不足以保持台灣經濟增長動能,當局介入是最快改善經濟前景的方法。據島內媒體報道,台行政當局主管在“經濟繼續慢冷下去對台灣相當不利”、“加碼公共建設額度”方面已有共識。
島內知名學者江岷欽認為,台灣經濟面臨轉型的關口。“經濟轉型呼聲早在20年前就響起,但當局一直沒有很好地面對,如今,危機或許是一個轉機。產業轉型若能成功,就能夠在全球化的競逐中,替台灣找到新的活水。”
據台灣有關部門的資料與研究,台灣經濟增長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與人力因素,而是資本的投入。但台灣方面對大陸企業赴台投資卻長期採取嚴格限制與管制辦法,開放的範圍太小,而且主要是利潤偏低、缺乏競爭力的傳統產業與非發展潛力的產業。這樣的開放,是不可能吸引大陸企業擴大在台投資的,自然達不到通過投資促進就業與經濟增長的目標。王建民說,“台灣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不成熟的台式民主制約與藍綠政治對抗的影響。採取更加務實與積極的兩岸政策才會進一步拉動台灣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