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30日電/針對台灣研究生失業率攀高、首度超越專科畢業生,台“勞委會”職訓局局長林三貴分析,肇因於供給過多、學用落差所致,必須從教育結構著手才可能改變。學者則認為,島內研究所膨脹過快,高學歷人才供給過剩,政府有必要放手讓市場機制自然調整,不宜貿然祭出失業補助措施。
台灣工商時報報道,林三貴說,近年大學以上族群失業率較高是事實,研究生失業率超越專科畢業生不令人意外,因為技職體系學生能立即切入市場,雇主頗為歡迎。
至於研究生失業率高,林三貴認為,研究生所學無法符合就業市場需求,加上碩博士供給過剩,失業問題就會發生。
對於研究所畢業生歷經更多的學術訓練,卻未必無法符合市場需求,林三貴建議,應慎重檢討教育資源的分配是否均衡,例如研究所減招或提高研究生畢業門檻。
林三貴說,對於高學歷高失業率,職訓局會從加強工作媒合、提供研究生在職訓練等方面著手解決,他認為,許多研究生其實素質不錯,欠缺的是進入企業表現的機會,因此,若企業有聘用研究生的需求,“勞委會”從求職資料庫主動篩選,推薦給企業。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則警告,高等教育體系若不從結構性檢討,未來高學歷高失業率問題將更嚴重。由於設立研究所,尤其是文法商類的研究所,成本不高,被校方視為“賺錢商機”,相對而言,專科畢業生因學子競相就讀大學,反而“物稀為貴”,透過“市場機制”,自然會篩選所需人才,進而影響教育資源供需,政府應尊重市場機制自然調整,沒必要採取“補貼高學歷薪資”的手段,扭曲市場機制。
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則認為,政府有必要重新檢視市場需求,對高等教育採取計劃性培育方案,以配合經濟發展目標,不能再任由各大學自行擴張。對於研究生,政府也可以藉著引進人才培訓產業等較需要高學歷人才的產業予以容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