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二:建立回應互動機制
如何看待“三公”經費數據,人們正在趨於理性。
去年中央部門首度公開“三公”經費時,部門之間數額相差太大,有的部門“三公”經費支出為數百萬元,有的卻多達幾億元,甚至十幾億元。起初,有人提出疑問:部門之間支出差距這麼大,是不是有的部門比較節約,有的部門大手大腳?
“今年人們不再糾結數額的大小。”王敬波認為,絕大多數民眾能夠理性分析、科學判斷。不同部門職能不一樣,造成經費使用出現差距是必然現象,有的部門職能特殊,用車較多,如:公安部執法用車較多;商務部代表政府參加外交活動較多,出國費用會相對多一些。此外,不同部門人員數量不一,也導致“三公”經費產生差異,特別是實行垂直管理的單位,由於人員較多,其“三公”經費相對較高。因此,不宜直接就數字進行簡單比較。
疑問年年有,今年人們議論較多的,就是橫比之下的差距。出國(境)人均費用,多的5萬元,少的不到2000元;車均運行費用,高的10多萬元,低的2萬餘元。
差距為什麼這麼大?老百姓百思不得其解。媒體的報道是否準確?老百姓也需要有個解釋。或許有誤讀,或許是統計口徑不一,或許是浪費太大。人們迫切想知道個中原因,但老百姓不知道該問誰,媒體報道後,到目前為止,也沒看到有相關部門出面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對於公眾的質疑,政府應該采納合理意見,並通過合理引導得到民眾認同。”誠如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所言,不管是解答老百姓的疑問,消除老百姓的誤讀,還是更有效監督相關部門規範使用“三公”經費,都需要建立回應互動機制,及時化解老百姓的疑惑。
期待三:公開是手段 規範是目的
“公開是好事,但面對質疑,如何調查?針對問題,如何查處?針對不良現象,如何改善?公開是一種進步,但公開不是目的。”隨著中央部門“三公”經費賬單陸續公開,大多數百姓給予肯定。同時,公開後能否對不合理的公務消費進行約束,迅速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
公開是手段,規範是目的。在熱鬧的網絡評論中,網友們一致希望“三公”經費規模要有所縮減,“三公”消費要合理規範。一位網友留言說:“不能單純看費用多少,要看使用費用的合理性,必須花費的,1000萬元都沒問題,不能花、不該花的,一分錢都是問題,要有嚴格的精細化區分。”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莫於川表示:“老百姓的話是有道理的,從目前已經公開的數據來看,政府仍然是一個高價政府,公共支出還比較高。”同時他認為,公布確實是一個進步,讓百姓進行監督,可以督促下一步的改進。
“公布以後受到質疑較多的經費項目,需要相關部門進行反省和調整,這才是公開的意義和價值。”王敬波如是表示。
曬賬單是為了擠水分。莫於川建議:“媒體和相關的部門可以進一步加強監督,例如紀委監察部門和信息公開主管部門,公布經費使用不合理的典型案例和事例,這樣可以對有不合理開銷的部門形成改進的壓力。”
如何讓每分錢花得合理有價值?劉劍文建議:“對於‘三公’消費監管,應建立綜合治理機制,事前設立‘三公’經費標準,並經人大批准,這體現在預算編制中要合理;預算執行過程中,‘三公’消費每個環節都應該有監督;事後有問責機制,對各種鋪張浪費進行追責,並把‘板子’打在具體人的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