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高發折射“綠化奢侈病” 行業監管亟待“給力”
一些地方政府將園林綠化當做“政績”,投入巨資“大種樹、種大樹”,大樹進城、名木進城搞“形象園林工程”“政績園林工程”,這樣的“綠化奢侈病”,拉動了城市對古樹名木的需求,也為腐敗提供了滋長的空間。
記者了解到,趙桂強擔任麗江市古城區園林綠化局長的數年間,正是麗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之際,綠化資金大量投入。
中國律師協會刑委會委員李春光說,因為隨著各地對城市改造、形象提升所採取的一系列比較大的動作,城市市政和園林系統已成為又一個容易滋生腐敗的領域。目前各地城市改造和形象提升,很大程度上摻雜著地方領導“長官意志”,顯示出隨意性,也使市政工程、園林綠化這一類的項目運行處於不公開、不透明的狀態。
鐘健說,園林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監督不到位,是這個行業產生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項目投資動輒上百萬元,獲利空間特別大,承建方往往不惜重金行賄關鍵人員打通關節,以獲取園林工程承建權。行賄人之間相互勾結,甚至出現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現象。
雲南省行政學院教授綦長青認為,對於涉及工程等巨大經濟利益的項目及公務人員,紀委監察部門和審計等監督不能缺位。要減少工程中的隨意性,在事中和事後都必須審計,否則一旦出現問題就難以挽回。同時,還要加大普通群眾對於重大決策的知情權、監督權,對於工程方案、投資預算、施工方等都要提前告知,以加強社會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