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日前在北京、遼寧、山東、江蘇、廣東等地採訪時發現,在中央14部委一片“清理整頓”聲中,小產權房悄然變異為“農業生態房”“養老公寓”“旅遊地產“會員制農莊”等,通過“以租代售“使用權代替產權“榮譽村民”等方式換裝入市,其形式設計精巧,旨在逃避政策法規的約束。專家指出,應盡快遏制小產權房“變種”帶來新一輪農地入市潮,建議有關部門盡早出台清理整頓方案,明確農地流轉相關制度。
“以租代售”:宅基地上興建會員制養老中心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緊鄰小湯山,40平方米四合院,售價18萬。”這是北京市昌平區崔村鎮南莊村喜洋洋養老中心的廣告,通過調查發現,這裡正在“以租代售”小產權房,價格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養老中心”只是個幌子,入住者不乏年輕人,已形成一個居民小區。
走在“養老中心”裡,隨處可見“出租、出售”廣告。負責房屋銷售的養老中心劉經理說,目前正在出售的為第3期,養老中心占地是租南莊村的,與村委會簽訂了租賃合同到2052年。養老中心分3期建有平房約400間,1、2期已經全部賣出,三期也剩得不多了。
在現場看到,三期建設的“四合院”每套建築面積70多平方米,包括三間北房、兩間南房,使用年限40年,售價60萬元。
購買這裡的房屋後,與養老中心簽訂“入住協議”,類似長期租賃協議。記者注意到,協議中對入住人有這樣一條約定:男60歲以上、女55歲以上,不得轉租轉售。這裡的住戶孫某說“這純粹是規避政策風險,買房後誰住根本沒有人管。”
“協議規定了入住年限和價格,還有大家最關心的拆遷問題。協議規定遇到拆遷,一是住戶可以參與拆遷,拆遷給多少錢你拿多少錢;二是養老中心按入住年頭扣除房錢後,將剩餘的錢退還給住戶。”劉經理說。
在位於八達嶺高速水屯橋西的昌平區奤夿屯“伊舍小鎮”,打著“舊村改造”的旗號,這裡建設的養老公寓已經售罄。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伊舍小鎮”項目是北京市第一批13個舊村改造項目的一部分。項目將舊村拆掉,給回遷農民蓋一部分回遷房,另外建設幾十棟樓房,以“入會”形式對外銷售,號稱屬於養老產業園性質,採用會員制運作,只需一次繳納所選戶型的會員費就可入住。如果發生拆遷,拆遷補償歸買房者。
“伊舍小鎮”在房地產網站上打的廣告顯示,這裡的二手房均價已高達6500元/平方米。銷售人員稱,該項目一期已售完,約有1000多套養老房屋“如果你需要,可以留下電話號碼,待二期開盤時我們會通知你。”
會員協議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無期限有效,子女可以繼承;另外一種就是五年制,五年之後可以選擇退會,會員費全額退還,實際上也就是居住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