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CCTV《經濟半小時》節目報道,現年71歲的黑龍江雙城市幸福鄉久援村老人趙申的晚年無疑是凄涼的。本應頤養天年的他不得不為了養活自己並贍養自己90歲的老父親而四處打工,奔波忙碌。因為趙申的養老金領取證上寫著“月領款額度1元”。而同村的老人張海亭每個月領的養老金更是只有3角錢——這點錢連一個呼喚外出打工的子女回家看看的長途電話都打不起。
養老不能全靠政府?
理財周刊報道,類似這種荒誕的養老金怪象其實在全國各地農村都不少見。正當全國無數老人正為“養老靠不上國家”而憂慮時,前不久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吳玉韶在談到養老問題時的一席話更是直接刺痛了大家的神經。
吳玉韶在一個國際論壇致辭中表示,應對我國老齡化要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家庭和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各個方面的積極性。既要強調政府在建立制度、完善體系、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應當承擔的責任,又要警惕政府責任放大。在養老問題上,既要強調政府承擔的責任,又要警惕政府責任泛化,警惕社會和老年 人對政府期待過高,防止出現福利衝動、福利依賴和福利過度的問題。吳玉韶還認為,解決養老問題,強化家庭養老功能,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可能比多增加多少養老投資、多建多少養老機構更有積極的意義。
隨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吳玉韶進一步解釋說,所謂防止過度福利化,就是一說到養老,就說“這是政府的責任”。這話也對也不對。“對”是指養老問題上,政府要承擔一定責任,但不能承擔全部責任。養老問題上政府的責任包括提供養老金,構建養老服務體系,但具體的養老服務不能說是政府責任。比如老人空巢了孤獨了,找政府也是沒有辦法。
30年養老政策差異大
儘管吳玉韶在談到政府的養老責任時話說兩頭,既肯定了政府應該承擔一定責任,但也強調了政府不可能承擔全部責任,但顯然對後者的著墨更多,即“養老不能全靠政府”。因此這一說法讓許多網友覺得吳玉韶是在為政府推卸養老責任,引來網上板磚無數。
不少網友忿忿不平地指出:“既然養老責任不能靠政府,那我們繳納的養老金到底在養誰的老?”還有的表示:“養老不能靠政府,看病不能靠政府,教 育不能靠政府,住房不能靠政府,那我們老百姓還有什麼可以靠政府的呢?如果什麼都不能靠政府,那我們還要繳這麼多稅幹嘛?”更有網友喊吳玉韶帶頭實踐“養 老不靠國家靠家庭”的理論,退休後放棄領取養老金,回家靠子女養老。因為國家老齡委作為民政部下屬的事業單位,老齡委官員退休後能獲得遠高於一般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
事實上,之所以民眾對這一本不算出格的言論反應如此強烈,與我國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養老政策的頻頻變動、政府責任的步步退位不無關係。網上一條被廣泛轉載的微博道破了其中的奧秘:“30年前宣傳‘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我們信了;20年前改為‘計劃生育好,政府幫養老’,我們依然可以接 受;10年前又改成了“養老就要參加社保”,我們交錢養老也認了!現在我們老了,你們又說“養老不能全靠政府”,主要還是要靠家庭,你叫我們該信誰?”
從“政府來養老”到“養老不能全靠政府”,這其中的巨大落差讓許多老百姓在情感上難以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