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果】
助長奢侈風
銀行賣金銀月餅,也容易助長奢侈之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是日本泡沫經濟最狂熱的年代。許多人成了大富翁,一些村町甚至按人頭數給村民發純金做的木偶人,一如今天的中國,先闊起來的地方給村民發金條。
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開始破滅,經濟陷入長達十多年的低迷狀態。這是資產泡沫過度膨脹後付出的慘痛代價,而這一切離我們並不遙遠,往事尤可鏡鑒。
令日本人欣慰的是,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沒有明顯的社會斷裂。而中國的貧富分化和基尼系數已日益臨近警戒線。一方面是有錢人對奢侈品的揮金如土。這一輪金融危機以來,不管是消費者還是零售商都十分保守,但出手闊綽的中國人拯救了全球的奢侈品行業。
另一方面是社會底層人在苦苦掙扎。最近在一縣級市,走訪一處為幾萬拆遷農民建的保障性安置房。原來的村民有幾畝地,家前屋後能種點菜和農作物,生活基本能自給。大拆大建,農民被趕上樓後,原來的地沒了,基本上沒有收入來源,靠低保生活的新市民就在自家門前的空地裡或綠化帶種菜,為此與街道和社區居委會多次發生衝突。一位朋友稱,雙休日在菜場,前面一老者買肉,低聲說買3元錢的肉,按現在的肉價,3元只能買200克不到的肉。
一邊是窮人論克買菜,另一邊是有錢人或者公款揮金如土,論公斤買黃金。成由勤儉敗由奢,中國的GDP總量現在是世界第二,但人均GDP還在100位之後,一個國家如果未富先奢,甚至奢靡腐敗之風盛行而不受約束,那我們的未來在哪裡。
跨界開“網店” 免責條款引爭議
近日,電商大戰一波三折,顯示出網絡消費市場炙手可熱。不過市場顯然忽略了另一股勢力,那就是銀行。記者調查發現,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都在自己的信用卡中心的網站上開起了“網店”,甚至不少銀行“網齡”已經不短。
銀行“網店”受冷落
“很少到銀行網上商城購物。”一位經常網購的招商銀行客戶陳小姐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通常信用卡積分只能換購非常小額的商品,而如果買大件商品的話,在易迅、淘寶等網上電子商城購買品類更多、更划算。”
從商品價格來看,銀行網上商城與電商差異並不是很大。拿同一款的蘋果iPhone4s 16G手機來說,招商銀行信用卡商城的價格為4980元,可享受信用卡分12個月,每月償還415元的方式來購買;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積分樂園價為5109元,但可以用積分來減免價格,1000積分可減免2.5元;建設銀行的價格為4718元,可以採用信用卡分12期,每期393.17元來付款,也可以通過建行借記卡或信用卡一次性付清。這款手機在京東商城的價格為4749元,當當網的價格為4639元,蘇寧易購的價格為4688元。
不過,上述陳小姐表示:“雖然部分銀行網上商城產品多達近萬件,但與電商相比還有差距,另外,電商支付方式也很多,覆蓋了銀行的分期支付,而且很多大件商品支持貨到付款,更加令人放心。”
免責聲明傷客戶
而讓陳小姐更為介意的是,銀行網上商城的免責條款。
記者發現,大多數銀行網店都為第三方供貨,而其免責聲明也明確表示:客戶與商戶通過銀行網上商城交易時發生相關爭議等引起的糾紛,均應由客戶與商戶雙方協商解決。銀行不提供咨詢、投訴服務,不承擔協調客戶、商戶之間爭議與糾紛的責任。甚至多家銀行還規定,若持卡人與商戶之間就商品的買賣、商品質量、送貨、換貨、退貨及售後服務或其他相關事宜發生爭執,在爭議處理過程中,持卡人仍應支付每月應還金額。
“很多非銀行的網上商城對商品質量問題做了一定的防範措施,且客戶維權做得也比較到位,而銀行則完全撇清關係,讓人不放心。”陳小姐說。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銀行網上商城這種‘網上商城+線上信貸’的方式主要是想要在網絡消費領域的清算支付上占得一定份額,是客戶減少通過第三方支付結算,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不被市場邊緣化。”
對於銀行的免責聲明,奚君羊指出,銀行網上商城原本可以刺激持卡人的用卡額度,並將傳統的融資業務特別是零售貸款、消費貸款轉移到網絡上,但如果銀行不承擔責任也不建立客戶維權體系的話,很可能造成原有的優質銀行客戶資源流失。
一位大型商業銀行電子銀行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銀行並不會專注於網上零售業務,且客戶維權的成本很高,銀行並不願意在此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基於此,不少業內人士對銀行網上商城的發展前景持有否定態度。
奚君羊也指出:“銀行在非金融性零售業務領域幾乎沒有任何優勢,而且銀行本身的資金優勢在這個領域也顯現不出。在支付手段上銀行網上商城也不具有優勢,很多非銀行網上商城擁有豐富的支付方式如第三方支付、現金支付、貨到付款等,也覆蓋了銀行信用卡分期等方式。最後,銀行傳統的營銷模式是否能與網上商城結合還有待考驗。”(來源:國際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