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詆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美國電影觸發伊斯蘭國家反美浪潮。圖為9月12日,一名男子手持標語在埃及開羅的美國大使館前抗議。 |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由褻瀆伊斯蘭教先知而引發的反美浪潮從中東蔓延到整個伊斯蘭世界。中東媒體稱,越來越濃的仇美情緒正在阿拉伯國家延燒。埃及媒體說,局勢“有失控的危險”。
美駐利比亞大使以及3名美國使館人員遇害後,利比亞內政部聲稱“已逮捕數名嫌犯”。新當選的利比亞總理強調,將採取措施確保駐利使團的安全。美國國務院周四表示,史蒂文斯的死因仍是謎團,“我們不掌握明確的消息:他何時身亡以及死亡原因”。美國官員還表示,遇襲喪生的4名美國人中,有2人曾是美軍“海豹”突擊隊成員。利駐美大使認為,卡扎菲殘餘參與了美駐班加西領館遭襲事件。
據埃及中東通訊社報道,圍攻美國駐埃及使館事件14日仍在繼續,成群的示威者向使館院內和負責安全的警察投擲燃燒瓶和石塊。軍警用催淚彈驅趕人群,造成近300人受傷。埃及抗議者還呼籲進行“百萬人大遊行”,正在歐洲訪問的埃及總統穆爾西一方面敦促埃及人民“不要從事非法行為”,另一方面強烈譴責“發起挑釁和挑起仇恨的美國影片及其策劃者”,要求奧巴馬“杜絕這種行為”。
據也門國防部官員透露,數千名也門示威者這兩天繼續集會,衝擊美國駐薩那使館,放火焚燒使館汽車和美國國旗,造成4名抗議者喪生,多人受傷,其中包括24名安全部隊成員和11名抗議者。示威者高呼:“不能侮辱我們的先知!這是一條紅線!”奧巴馬14日打電話給也門總統,感謝也門採取斷然措施。
黎巴嫩、伊朗、叙利亞、突尼斯和巴基斯坦等地14日繼續爆發反美示威。約300名黎巴嫩人在黎北部示威,燒了一家肯德基餐廳,與警方爆發衝突,造成1名示威者死亡,25人受傷。巴基斯坦人也上街遊行,還計劃發起全國示威甚至要求政府與美國斷交以及“拒絕美國貨”。印控克什米爾14日爆發20多場示威活動,至少1.5萬人參加,示威民眾焚燒美國國旗,並稱美國總統奧巴馬是“恐怖分子”。數百名阿富汗民眾14日在賈拉拉巴德市舉行示威活動,高呼“打倒美國”的口號。目前印尼警方已進入戒備狀態,應對在美國大使館前爆發的示威活動。
約5000名蘇丹示威民眾14日在首都喀土穆攻擊英國與德國大使館。有些示威者還爬上德國大使館屋頂,撕毀德國國旗,掛上一面黑色的伊斯蘭旗幟。警方向示威民眾釋放催淚瓦斯驅散人群。
距美國大選不到兩個月時,反美潮在美國政界引起激烈的黨派之爭。美國《洛杉磯時報》說,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激烈批評奧巴馬對事件的最初回應是“為美國的價值觀道歉”,結果卻在美國國內引起廣泛批評。奧巴馬批評說,羅姆尼“把一場悲劇政治化”。《華盛頓郵報》稱,奧巴馬13日參加競選活動時重申,美國一定會將犯罪者繩之以法,而美國受到的“損失”將不會改變這個國家的原則。美國國務卿希拉裡的調子與奧巴馬一樣,她13日會見一個摩洛哥代表團時,先是譴責褻瀆先知的電影“令人厭惡,並且應當受到斥責”,但同時又表示,“將暴力對准外交使團尤其錯誤”。
英國BBC稱,至今尚無任何組織宣稱對攻擊班加西美國領事館事件負責,儘管美方迫不及待將其與“基地”掛鈎。BBC記者喬納森.馬庫斯稱,此次事件不僅讓奧巴馬在刺耳的美國大選中地位尷尬,也加劇了美國公眾對“阿拉伯之春”的“審美疲勞”,如今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覺得“阿拉伯人忘恩負義”:美國人幫他們贏得“阿拉伯之春”,他們卻“恩將仇報”。
為什麼穆斯林的情緒常常被西方國家觸怒?阿拉伯媒體認為,在美國新保守主義者看來,中東是恐怖主義的溫床。阿拉伯學者認為,“9.11”之後,尤其是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後,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對立明朗化、公開化,並不斷推向高潮。另有學者認為,在穆斯林眼中,美國繼承了老牌西方殖民主義者的衣鉢,對伊斯蘭國家進行政治打壓和經濟盤剝。“阿拉伯人在線”稱,美國一直在苦心經營中東,但收效甚微,甚至多少有些事與願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美國並沒有改變對阿拉伯人頤指氣使、高高在上的霸權心理。埃及《共和國報》高級記者陶菲克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此輪反美潮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據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