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疑問:哪種養老保險模式更好?
【專家解答】 現存兩種模式各有利弊,多數國家實行現收現付制,但需根據情況調整完善
有網友質疑:“當前我國實行現收現付的養老保險制度,用年輕一代去養活老一代是不合理的,歐美國家的前車之鑒可得出此模式難以為繼。”
目前世界上的社會養老模式大致分為兩種:現收現付制與基金積累制,簡單來說,前者是在職的人養退休的人,後者是自己養自己。鄭功成介紹說,現收現付制是以勞動者在職期間的繳費加上同期用人單位或雇主繳費和政府補貼組成的養老保險基金來支付退休者養老金,實行年度收支平衡預算;基金積累制是勞動者在職期間通過自己和雇主的繳費建立並逐年積累個人養老賬戶基金,退休後再以積累的養老基金和投資收益來給付自己的養老金,實行基金儲備制。前者具有互助共濟、無保值增值壓力等特點;後者管理複雜、有保值增值壓力,但可減輕政府負擔。
“現收現付制下的個人養老風險由政府與社會承擔,個人無論壽命多長,都不用擔心養老金不夠;基金積累制下的養老風險主要由個人承擔。”鄭功成告訴記者,包括美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選擇現收現付制,只有智利、新加坡等少數國家選擇了基金積累制。“現收現付制體現的是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本質,我國選擇統賬結合模式,則是想通過個人賬戶的設置來調解代際負擔的公平性,這是一種新鮮的嘗試。”
中國社科院教授、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不能簡單地說基金積累制與現收現付制哪種更好。現收現付制的缺點是抵禦社會老齡化的能力較差,積累制的缺點是沒有再分配因素,抗通脹性能很差。在積累制下,退休決策甚至已變成個人決策。
鄭秉文介紹,中國為了將社會互濟與自我保障兩方面的優勢結合起來,採取了以現收現付為主兼具基金積累制的統賬結合模式。工資的8%放到個人賬戶上,企業繳納的20%用來現收現付,即用來統一支付給退休一代養老。但在實際操作中,因制度轉型等原因,個人賬戶是空賬,這部分錢用來支付給退休的一代了,因此,目前的養老制度實際上是現收現付制的,不是嚴格的“部分積累制”。
有網友擔心,社會養老保險是不是龐氏騙局,會不會不可持續?褚福靈表示,這種說法是杞人憂天。“建立社保制度是國家的基本職能。目前大多數國家採取社保制度,由國家、企業、個人共擔風險、共享福利,這樣的養老保障才是可持續的。”
鄭功成說,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不僅傳承了下一代人為上一代人縱向養老的自然法則,而且通過橫向責任分擔與政府擔保等方式,使家庭養老轉變成更為可靠的社會養老。目前全球約200個國家、地區建立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並實現持續發展。
鄭秉文認為,表面上看,現收現付制養老保險是“拆”工作一代人的“墻”,“補”退休一代人的“墻”,但人類社會是延續的,人類再生產的成本中就隱含著贍養老一代的費用,現收現付社保制度不是“龐氏騙局”,目前它仍是絕大部分國家實施養老保險的基本制度。問題在於隨著人的壽命延長,代際贍養成本加重,需要調整參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