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疑問:退休制度如何改革?
【專家解答】 建立激勵機制,縮小不同群體間的養老金待遇差距
有網友質疑:“隨著退休制度的改革,若干年後,就會出現一個奇觀,年輕人無法就業,每天逛公園,老年人沒法退休,每天上班。”
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穆光宗告訴記者:“前段時間社會上有關延遲退休的爭論,說明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差距大,政府要彌合社會選擇和個體選擇的矛盾,尊重個體成全總體,所以軟性、彈性退休制度較好。”
據了解,為探索退休制度改革,上海自2010年10月出台試行意見,提出柔性延遲領取養老金(男性一般不超過65周歲,女性一般不超過60周歲)至今,參與人數僅數千人,相較於上海現有的300多萬退休職工,比例很低。事實上,目前上海最低工資1400多元,城鎮職工平均養老金2000多元,對低收入者來說,養老金和工資差距不大,所以多不願延遲退休。對高收入的管理層和技術人員而言,按時退休並領取養老金之後,往往會被企業返聘,叠加之下可獲得雙份收入,更為合算。同時,企業返聘已退休人員,不必支付其養老保險,雇傭成本更低。由此導致企業和勞動者均無延遲退休的積極性。
“如果延遲退休了,但還按照原來的工資替代率來領取養老金,勞動者不合算,對延遲退休就沒有積極性。”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任遠說,在美國,職工延遲到70歲退休,可以比65歲退休多拿40%的退休金,而低於法定年齡退休者,每提早退休一年,其養老金要被扣除6.2%。
鄭功成指出,改革退休制度需妥善解決好相關問題:一是應當盡快緩解乃至消除不同養老制度下過大的養老金待遇差距。二是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報酬偏低的狀況亟待扭轉。目前一些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甚至還不如退休後的養老金,這必然助長一部分人對早退休的期待和對延遲退休的反對。三是對退休人員再就業進行必要且合理的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