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3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為了刺激經濟複蘇和就業市場改善,將進行新一輪資產購買計劃,并將超低的聯邦基金利率指引延長至2015年年中。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出台的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 |
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美國《福布斯》9月17日載文《QE3對中國而言利大於弊》,摘要如下:
美聯儲在9月13日宣布實施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以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表示,計劃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債券(MBS),並承諾,只要“就業市場沒有顯著改善,”就會繼續實施資產購買計劃。
考慮到市場廣泛認為第二輪量化寬鬆(QE2)曾對中國經濟及政策制定造成顯著影響,因此現在值得一問的是,QE3會對中國造成什麼影響?我們認為,對於中國而言,此次QE3推出的時機要比QE2好些。當前,中國受到經濟增長放緩過快、貨幣貶值及資本外逃的風險、原材料價格下跌不利情況的前後夾擊。
總體而言,QE3對中國而言是利大於弊的。QE3對中國構成的主要風險,可能是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對通脹之憂做出反應。
沒有必要對通脹及流動性過於擔憂
QE3推高中國通脹的渠道主要有兩個:(1)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尤其是鐵礦石和原油的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而這將會傳遞給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進口國,(2)熱錢流入中國可能會增加中國的流動性,從而推高中國的資產價格。
1. 通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造成的通脹風險至少目前並不存在,因為8月份中國生產者價格指數出現3.5%的負增長,這一負增長主要源於原材料價格下跌。此外,我們認為,2010年下半年中國通脹壓力攀升背後的主要推動因素,是中國在2009年至2010年期間自身的貨幣超發,而不是QE2。不管怎樣,中國目前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通脹率(8月份為2.0%)遠低於4.0%這一警戒線。
2. 我們認為,市場誇大了QE2對熱錢流入所造成的影響。根據我們按照一種改進的方法所做出的估計,我們發現從2010年10月份至2011年6月份流入中國的熱錢總共只有1,110億美元,遠低於按照一種簡單但通行的辦法估計出的2,08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升值走勢的重新啟動以及隨之產生的對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是這1,110億美元熱錢流入背後的主要因素。我們認為,由於目前市場預期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全球資金看衰中國經濟,因QE3而導致的熱錢流入規模將非常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