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4日電/全國友協、中日友協23日宣布推遲舉行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招待會。此前的21日晚,日本數十名警察高調登上釣魚島,中方對日本警察登島予以強烈譴責。中日釣魚島之爭在繼續惡化。
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當前形勢似乎已使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紀念變得面目全非。中日關係的戰略逆轉這些年一直在積累,而釣魚島危機很可能是壓倒兩國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戰後友好時代的“最後一根稻草”。
日本如今一方面呼籲雙方對釣魚島“冷靜”,一方面日本又向局勢加碼,用派幾十名警察登島等鞏固其對該島的所謂“國有化”。在中國人看來,野田政府就是要讓中國“冷靜”接受日本所做的一切,以中方的屈服結束此輪釣魚島危機。這當然是野田政府的幻想。
中國原本是要就釣魚島問題同日本講理的,現在看來中日已無理可講,釣魚島問題在朝中日赤裸裸的實力對抗發展。中國大概也不該再對釣魚島問題有任何幻想了,我們需下定決心,通過實力最終解決中日之間的這一領土爭端。
中國前些天向釣魚島不斷派出執法船,這個舉措應當常態化,直到形成中國執法船在釣魚島海域的常駐。中國的執法範圍應堅決拓展到釣魚島12海裡內,最終實現中國警察的合法上島。
以和平方式實現這一切,應是中國的頭等目標選擇。但對於這樣做有可能導致激烈摩擦,中方應有充分準備。對於這可能引發中日全面對抗,中國同樣要做到胸有成竹,決不退縮。
中日已經在釣魚島形成“狹路相逢”比勇氣的形勢,釣魚島之爭事實上超出了領土爭端,演變成中日間的戰略問題和國家、民族意志的較量。兩國對釣魚島的態度裡都積聚了大量領土糾紛之外的情緒和考慮。
與日本實力對抗,不是鬥氣,而是鬥力,當然也包括鬥智。中國一方面要避免急躁,同時要避免出手猶豫,錯失有可能改變釣魚島實際控制形勢的具體機會。
我們必須清楚這是一場長期、複雜的鬥爭,它有可能帶給我們一些犧牲。與日本做輿論鬥爭,中國人同仇敵愾更容易些,但如果它導致部分中國人因中日合作減少而經濟上受損,就會造成我們內部的實際分歧。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長期鬥爭主要依靠的不是爆發力,而是堅持能力。中日因為對抗而走向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要遠遠小於其中一方內部受不了損失而出現渙散內鬥,最終被迫讓步的可能性。更準確地說,中日圍繞釣魚島鬥的是各自社會的真實團結。
與日本長期鬥,中國社會各部分能做到各司其職很重要。外交、執法部門如今是對日鬥爭的一線,軍隊應做堅強後盾,但不能今後國家每次有行動,中國全社會就跟著聞風而動,連日常的日子都過不踏實,那樣的話,整個國家很快就會有鬥累鬥煩之感。
對日鬥爭鬥歸鬥,正常經濟合作該有還得有。既然釣魚島是實力對抗,中國獲勝最終保障還是我們實力的不斷增長。兩國執法船在釣魚島海域激烈摩擦的今後一些年裡,只要中國的實力增長繼續大大快於日本,日本就輸定了。
即使中日發生軍事衝突,中國社會能保持正常秩序也是關鍵。對日鬥爭一碼是一碼,中國社會要保持我們的正常活力,這將是我們最讓日本恐懼的地方,也最能保障我們作為勝利者跑到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