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日系車產銷理應下降》的文章。文中稱:“回顧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歷史,其實也可以看出,中日汽車產業的合作,一直受兩國關係和兩國人民感情因素的影響,發展得並不順暢。”
雖然以董揚的身份寫這樣的文章在業界引起不小爭議,然而,他卻直白地說出了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政冷經熱”的情況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中日矛盾繼續惡化,日系車的銷量肯定還會繼續下滑。這種下滑,並非企業通過自身努力就能改善的。因為,只要國家和民族的概念仍然存在,經濟特別是企業的發展,就不可能脫離政治因素的影響。
屋漏偏逢連陰雨。10月10日,豐田汽車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召回740萬輛汽車,召回原因是車輛電動車窗存在故障。作為豐田史上最大單次召回事件,此次召回涉及的車輛數甚至與豐田去年全球總銷量相近。與此前很多跨國公司召回時集體在華“跳票”不同,這次豐田召回也包括了涉及中國市場的140萬輛。
恐怕所有人對兩年前豐田那次轟轟烈烈的“召回門”事件仍記憶猶新,特別是豐田掌門豐田章男在美國國會上流下的那交雜著複雜情緒的眼淚。“召回門”事件前後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其間,豐田共向美國政府支付了大約5000萬美元的罰款。到最後,曾經在電視上公開呼籲美國民眾慎重購買日本車的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副行政官丹尼爾.史密斯親口證實,“召回門”事件是個烏龍,刹車失靈主要是因為車主使用不當所致。
很難評估,豐田在“召回門”事件中的損失有多重,畢竟,金錢上的損失容易彌補,而消費者的信任和信心卻很難估量和彌補。事後,儘管外界對於美國的“陰謀論”頗有非議,但當事者豐田卻極為低調,甚至沒有專門澄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