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脫離軍事對立的困境,除對話與合作,已無他途。美軍太平洋司令洛克利爾將軍就表示,中美軍事對抗不符兩國核心利益,只有坦誠對話始能減少誤判。問題是,雙方都要先客觀地檢討造成雙邊軍事對立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
中美升高軍事對立,主要是戰略互疑的升高,實非源於中國挑戰美國的東亞領導權。幾個世紀前的中國曾為東亞霸主,於今已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重回亞洲領導地位,其來有自。
社論說,美國不願正視中國崛起,認定中國軍事現代化是為實現東亞地區的“門羅主義”,實基於單邊主義心態,華府對北京領導人“永不爭霸,永不稱霸”的宣示,才會嗤之以鼻。日本前外交官孫崎享最近出版的著作《戰後的歷史真相》就提到,製造中日衝突是美國亞太戰略布局的一環;近期出刊的美國《國家利益》雜誌也指出,美國支持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意在引爆中日衝突,目的在轉移中國對南海地區的關注。
華府若想避免釣魚台爭端擴大成中美軍事衝突,即應改變反擊中國崛起的戰略思維,誠心思考防範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換言之,防範與崛起中國交戰,是美國下任總統面臨的最艱難外交挑戰之一。
美國如欲中國成為一個成熟、自信而善盡國際責任的大國,軍事嚇阻與圍堵戰略並非明智之舉,它既難產生預期效果,也會導致中美戰略對話累積的成果功虧一簣。根據外電報道,美日為避免刺激中國,有意取消今年11月初的奪島聯合軍演,透露出中美日重啟對話與合作的曙光。
社論說,中日釣魚台爭端雖然凸顯了台灣“親美、和中、友日”平衡策略的兩難,中美軍事對立升高,也讓台灣陷入選邊靠的窘境,但現階段可以讓中美與中日衝突解套的途徑,馬英九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值得中美日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