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裝備的長空系列無人靶機。 |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解放軍報報道,磨礪一支防空利劍,離不開強大的空中“藍軍”。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解放軍靶機發展落後,飛行慢、故障高、保障難,空中目標與實戰相距甚遠。老式靶機成為制約提升我軍防空兵訓練水平的瓶頸。防空兵學院偵查預警系靶機教研室教授胡延霖,瞄准這一軟肋求索不止,攻關奪隘。
1989年,胡延霖通過努力獲得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的機會。學成歸來後,他將所學帶入到教學科研實踐中,大膽地提出了研製新一代高速靶機的設想,得到了領導的大力支持。
邁出第一步是艱難的。他一邊思索著如何突破靶機高速瓶頸,一邊抓緊推理論證。高速靶機諸多性能要求苛刻,為了確保試飛順利,他進行了大量的仿真和地面試驗。在一次近距離觀察靶機地面點火情況時,發動機突然起火,胡延霖顧不上危險,記錄下了寶貴的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