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10月29日從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一位知情人士處獲悉,醞釀多年的《工資條例》,並沒有被放棄。
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該人士介紹,原有綜合性條例很可能被拆分成單項條例出台,等以後時機成熟,再出台綜合性條例。
該人士介紹,按照方案輕重緩急,首先是優先解決急需解決的問題,比如工資支付方面欠薪情況比較嚴重,幫助農民工清欠的措施會先出台;然後才是難點、熱點問題,比如工資集體協商等。
此前工資條例草案,內容主要涵蓋工資集體協商、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勞動定額、加班費標準以及工資支付等多個問題。
“條例出台要徵求相關主管部門意見,他們代表相應的利益方,當利益群體數量較多時,達成一致的意見難度可想而知。”上述人士表示,這背後除利益博弈外,平衡勞資雙方或多方利益,找到科學可行的操作辦法,也是難點。
壟斷行業工資調控存分歧
《工資條例》為工資收入調控的綜合性文件,勞動保障部(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曾於2008年1月21日透露,《工資條例》已形成草案,彼時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
迄今四年已過,該條例偶有出台傳聞,但迄未面世。與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一樣,條例醞釀曲折。
對於條例難產的原因,採訪中多位參與條例醞釀的知情人士直言,現在拋出這個話題(工資條例)比較敏感,並強調,“條例出台確實牽涉到相關利益方。同時,參與決策的各個部門即使不主張按照政府的意見立即制定規範,但也沒有非常明確的反對觀點。”上述人社部知情人士稱。
此前有媒體報道,該條例出台受到“壟斷行業反對”而夭折。
雖然沒有所謂的“壟斷行業”公開表達反對意見,但據記者了解,在《條例》起草過程中,甚至沒有使用“壟斷行業”字眼,而採用了“特殊行業”概念代替。
在該條例制定過程中,哪些行業是壟斷行業,哪些行業是非壟斷行業,哪些行業的工資要加強監管力度,仍存在一定爭議。由於概念需要進一步清晰,這些分歧始終難讓各方達成共識。
“一旦被定義為特殊行業,其工資收入就要受到監控;並且工資收入增長與社會整體收入增長,需保持均衡的增長水平。”另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參與條例討論的學者告訴記者。
《工資條例》草案在徵求意見過程中,針對壟斷行業加大監管力度,曾提出定期公布壟斷行業企業工資平均水平、漲幅、具體金額等指標。
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不久前發布的2011年《中國薪酬發展報告》直陳,部分行業工資上漲過快,企業高管與農民工工資收入差距最大曾達4553倍,企業內部近5年來高管工資增幅明顯超過普通職工工資增幅。
“壟斷行業工資透明化後,企業內部高層、中層、普通職工之間的倍數關係如何調整就有了依據。壟斷行業和其他行業的關係等也容易釐清,但這直接影響到壟斷行業的利益。”上述參與條例討論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