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文化自強——
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文化自強,從根本上說是對文化強國的向往追求。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最終要體現為文化自強的目標和行動。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創排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在人民大會堂和國家大劇院連續演出100場,中國舞台藝術的深刻表現力讓世人驚嘆。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興盛。”10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我們正由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強。
這10年,是文化創造力空前迸發、文藝創作百花爭艶的10年——
文化繁榮、文藝當先。10年來,我國的文藝創作表現手法日益豐富,在美術書法、戲曲話劇、影視歌曲等各個領域都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話劇《郭明義》,電影《建國大業》,電視劇《誓言今生》……一部部膾炙人口、昂揚著民族精神和時代氣韵的作品,展現了我國文藝大繁榮大發展的生動局面。
黨的十八大代表,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振武認為,加強原創作品生產是體現文化建設成果的重要標誌,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效途徑。上海特別重視推進“新品、優品、精品”創作,努力將自身打造成為優秀文藝作品的重要原創基地。僅2012年上半年,就有10部“上海製造”的優秀電視劇登陸央視。
這10年,是中國文化加速“走出去”、影響力日益增強的10年——
文化“走出去”,凸顯了一個文明古國走向文化復興的堅定決心,是實現文化自強、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必經之路。
“孔子,孔子,人人都在討論孔子。跨越了2000年,孔夫子‘活躍’在東方人、西方人的唇齒之間。”聯合國經社部戰略規劃司司長內維德.哈尼夫曾發出這樣的感嘆。自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韓國首爾揭牌至今,387所孔子學院和509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已覆蓋全球108個國家和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