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認為,中國自由派總體上繼承了西方冷戰時期將世界分為“自由”與“非自由”的兩分法,對中國這些年的實質進步和世界的時代變遷都觀察不夠,其理論研究幾乎沒有進展,更熱衷“政治博弈”。其對西方理論過於臣服,看不到中國崛起正在挑戰著以西方經驗和價值為基礎的理論體系,需要一個全新的總結過程。這些說法是否有道理,建議自由派人士兼聽。
中國全社會都缺少在多元化時代凝聚團結的經驗,官方缺,各界都缺。由於政治穩定是國家所有改革和發展賴以進行的基礎,官方對自由派擴大話語權有顧忌,採取了一定限制政策。但這種限制總體看不斷變得溫和。
或許自由派也需“摸著石頭過河”。自由主義是制衡社會保守化的必要力量,在實踐中也是構成社會批判的重要源頭,但每一個社會都必須達成自由與治理的平衡。希望自由派對這個平衡表現出更多建設性,這應被看成對他們的善意期待。
中國大的國家道路已定,經過30多年的驗證而廣受支持。自由派如果繼續把力氣主要放在道路之爭上,不具有現實意義。自由派應為國家走好中國特色的民主建設之路發揮獨特作用,擴大並鞏固社會的多元,並對解決轉型時期的團結難題發揮理論和實踐的建樹。
中國的獨特性已經很明顯,全世界的有識之士都看到了。中國自由派的地位和作用決不可能是西方“反對黨”的翻版,它一定也是獨特的。這是中國大勢中的一個單元,主動應勢而為,應被看成對時代的響應。
當中國人普遍對未來10年充滿期待的時候,自由派也應解放思想,調整思路。官方有必要為此創造條件,增加輿論的包容度,創造溝通的更多平台和機會。團結是中國未來10年的成功之本,沒有絕對的團結,但有多元化下的共識和凝聚力。盡量拉高社會凝聚力,對這個改革中的龐大國家永遠都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