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觀點
京滬等地可設國家層面門檻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作為人口流入較大的地區,如果北上廣的異地高考問題不解決,基本上等於我國整體的異地高考問題沒解決。
像黑龍江、山東和安徽等省份制定的方案,均在設定條件時強調學籍年限。熊丙奇預計,接下來出台方案的其他省份多會以此來設定方案。這些地區流入人口並不多,且高考競爭處於中等或比較激烈程度,只要國家層面上協調招生指標問題不會很難解決。
熊丙奇主張,在現有高考招生制度框架不改變的情況下,解決異地高考問題仍需國家主導。如果僅把制定方案的權限交給地方,很有可能導致具體方案落實難。現在教育部會同其他部門的督查行動,是希望督促地方切實來按國務院文件出台方案,來推進落實。
但對於北上廣這些異地高考情況比較複雜的地方,熊丙奇認為還需要國家有更多的支持性政策,因為好大學在京滬比較密集,高考競爭程度不那麼激烈,且在屬地招生錄取人數也相當多。在施行異地高考後,外地考生人數增加,對當地考生錄取機會帶來影響,而這些不可能靠調劑彌補。“如果實行異地高考後,來北京的高考考生增加了一倍,但北大清華不可能再在北京增加一倍的招生指標,北京戶籍的考生和家長肯定覺得占用了他們的資源”。熊丙奇主張在這些地區,在現有制度框架無法突破的情況下,可從國家層面出台一個基本的門檻標準來確定資格。而如果在現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案的基礎上推動高考制度改革,加大高校和考生的自主選擇權,則會為徹底解決異地高考探索一條新路。
對於上海的“積分制”方案,在熊丙奇看來,這在某種程度上算不上是異地高考改革,而只是人才流動制度和人事制度上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