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應然是一個問題,實際如何又是另一個問題。很難想象,在曆經諸多名流被爆擁有雙重國籍信息的衝擊和磨練之下,面對仿佛一眨眼成為“外國人”的張蘭,公眾表現得如此不淡定。張蘭目前保持的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委員的身份是一個熱議的因素,其此前在某衛視節目中大罵移民海外的人不愛國,說自己拒絕了多國的移民邀請,並宣誓“放棄移民、永遠忠實於祖國”的舊事也遭遇了網友的熱烈吐槽。
在世界多數國家,移民的參政議政權都會有所約束,已移民者代表母國的人民參政議政更屬絕無僅有,儘管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的法律和“政協委員一般都是中國公民”的慣例在執行中一度有所偏差,但時移勢異,隨著公民的容忍度越來越低,現在恐怕是需要對已移民者的參政議政權進行嚴格限製並明確立規的時候了。至於網民對張蘭在某衛視上的一番言辭的吐槽,則不宜簡單地視為網民對愛國情結的否定。
文章說,顯而易見,從張蘭被曝光已變更國籍開始,直至網民熱議紛紛吐槽終,這裡產生的已不僅僅是一個“張蘭為什麼移民”的問題。相形之下,毋寧說事件所反映的輿情和呈現的公眾心態更值得玩味。
人們從張蘭和張蘭移民事件上究竟看到了什麼?對多數普通民眾來說,張蘭不過是一個符號,哪怕也許事實上張蘭如同其子所描述本來是一個“愛拚才會贏”的勵誌典範,進入人們視野的卻只是這個女子輕易地將企業類型從內資企業變更為外商投資企業,頻繁地把公共空間作為秀場,乃至利用參政議政平台擴張自己的聲音,直到最後又巧借國籍變更而獲得利益。在人們眼里,張蘭這樣的符號之下,活躍著一個似乎永遠如魚得水永遠不會失敗的人群,他們往往擁有更多資源和更多上升的機會,尤其重要的是,人們堅信,這些機會的分配原則並不公平。
正是從這個角度,張蘭的“愛國秀”才似乎讓人難以接受。即使不必用今天的移民來進行論證,當初張蘭的大秀愛國情結就已經表明,即使是宣揚愛國熱情,張蘭們似乎也遠比普通人群更為便利,我們這個國家曆來就不缺乏如魯迅所說的“中國的脊梁”,和張蘭們相比,他們只是在埋頭苦幹而已。
文章說,也許網民們熱議張蘭會讓精英人士困惑,消除隔膜的方法並不複雜,無論精英或草根,重要的是給他們公平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