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8日電/中國外交轉型,這是近年人們聽得比較多的一個新詞。所謂轉型,就是從原有的形態,以一種盡量平穩的方式過渡到另外一種新的形態。從廣義上說,外交轉型屬於中國現階段各種轉型中的一個分支,其內涵也包含眾多含義,諸如:中國外交是否將告別韜光養晦,而走向更有作為?中國外交是否將更具主動性、立體性和務實性?
聯合早報網站今日刊登香港的時政評論員邱震海的分析文章稱,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中,外部世界比較關注的是,報告正式提出中國要建“海洋強國”。中國的“海洋強國”戰略如何實施?軍事、經濟、外交如何協調?長期目標和中短期策略如何平衡?中國是否將在“海洋強國”的戰略之下,對周邊採取更為咄咄逼人的戰略?
但其實,“十八大”政治報告還有另一些新的提法,諸如首次將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與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並列提出;提到“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首次增加“共贏”兩個字。另外,政治報告也提到公共外交與人文交流。
問題是,國際社會和周邊國家往往沒有接收到這些善意的信息,而更多感受到的卻是中國外交近年在轉型過程中咄咄逼人的態勢。顯然,無論從中國外交界人士的解讀和客觀的觀察來看,這都是一種片面的認知。但中國有句老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在中國崛起給國際社會造成巨大心理衝擊的背景下,中國外交一個看似無意,甚至因缺乏部門協調而導致的舉動,往往就給國際社會,尤其是周邊國家以足夠的負面印象,並衝淡了乃至衝垮了苦心經營多時的善意外交的成果。
有學者提出,中國外交現階段亟需要做的是“硬實力的軟使用”,亦即以柔軟的身段與和顔悅色的方式,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硬實力的崛起感到放心乃至心悅誠服,遠悅近來。然而,在實際情況中,人們看到更多的卻是“軟實力的硬使用”,亦即由於種種操之過急、協調不夠的情況,導致國際社會看到的中國外交往往是一個咄咄逼人的形象。
文章稱,最近發生的中國新護照風波和一些地方宣布對進入南中國海爭議水域的外國船只登船檢查,就是兩個明顯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