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目標是提升廣大民衆生活水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更好地設計城市,以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環境的可持續性。 |
中評社香港12月11日電/美國《紐約時報》12月11日載文《中國必須採用全新的城市化途徑》,摘要如下:
中國正在經歷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滑坡,而重新為其經濟模式注入活力不僅對中國未來的繁榮至關重要,對全世界也是如此。在振興中國經濟模式的努力中,最重要的是中國城市的轉型。通過採用全新的城市化途徑,中國領導人能確保投資更加平衡、解決主要的債務來源、獲得消費帶來的收益並淨化中國的環境。否則,中國的經濟和環境問題將惡化,並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的成功是建立在投資和出口這兩大支柱之上的。但經過幾十年的增長後,這種模式的收益正在遞減。毋庸置疑的是,中國必須轉向新的模式,這種新模式要在依賴消費促進增長的同時解決債務問題,擴大可持續能源的使用,推廣有利於環境的做法。
生活著數億中國消費者的城市是這個問題的核心,但也提供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
存在諸多弊端的市級財政體系正在催生債務,滋生腐敗,並招致異議,而不可持續的城市規劃已經導致眾多城市被污染,這些被污染了的城市正在破壞中國的生態系統。中國的未來需要繼續進行城市化,但如果沒有全新的城市化途徑,繼續進行城市化只會讓問題惡化。
然而,城市本身也可以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更好的城市政策能讓中國找到一條經濟上和環境上都更健康的前進道路。一方面,市級財政改革必不可少,因為債務正在壓垮中國的城市,導致許多市政府領導在為中央政府的政策命令籌措資金時無計可施。為了增加收入,他們已經想出了各種新鮮的招數,包括征用農田並圈占城市遠郊的土地,以便將之賣給開發商。然而,這些做法導致城市無序擴張,往往也會滋生腐敗。除了其他改革外,中國的城市還需要透明的預算,更多稅收權力也應下放給城市。
此外,還需要更具創新性的城市規劃和設計。中國的目標是提升廣大民眾生活水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更好地設計城市,以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環境的可持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