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東(學員七隊學員,總參謀部某部參謀):讀完全書之後,我便陷入了久久的沉思。這不僅是該書作者的艱難一日,而是美國整個作戰體系運轉的艱難一日,是美軍新軍事變革的艱難一日。之所以難,是難在複雜的體系作戰、難在達成戰略性重要目標、難在全方位多環節精確協同。之所以稱之為“一日”,體現地是信息化作戰空間的放大和作戰時間尺度的縮短,“一日”行動達成十年反恐作戰的效果。美軍戰鬥力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構建了多維一體的情報系統。這是此次作戰行動的前提,首先從俘虜和特工等偵察手段得到了拉登活動線索,又從衛星、無人機、無線電監聽等多維立體偵察手段中,驗證了線索,摸清了拉登住所及周邊情況,實現了多元信息融合,建立了單向透明的作戰空間,為科學決策和精准行動奠定了基礎。
二是擁有扁平高效的指控體制。從總統到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前指到一線士兵,美軍指揮的扁平化程度和指揮跨度非常之高,並且最後實施過程中,實現了總統直接掌控現場態勢和實時指揮,在這種指揮體制的支撐下,其決策效率和指揮效率非常之高。
三是能實施靈活精准的打擊行動。美軍有空中、海上精確制導彈藥摧毀、特種部隊抓捕等38種行動方案可供靈活選擇,而最終選擇了精確度要求最高的特種作戰方案,在不驚動第三國軍警部隊的情況下,由一名海軍陸戰隊員的一發子彈擊斃拉登,並將其屍體和相關物品完整地帶回處置,這對行動的每一個環節都提出了非常精准的要求,體現了美軍的自信。
在眾多精准的串聯環節支撐下,美軍最終將信息優勢轉化成決策優勢和行動優勢,實現了信息對物質能量運動的精確控制,高效完成了作戰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