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了解,造成這塊土地污染的原武漢市農藥廠,於1959年建成投產,是從事合成農藥及加工農藥的中型國有企業,以除草劑、除蟲劑、棉花病蟲藥等為主要產品。1985年後幾經改組,連年虧損,到1991年8月虧損高達3000餘萬元。
在城市擴張進程中,像赫山地塊這樣的情形並不鮮見。專家告訴記者,受污染的土地一旦開發成住宅,會對居民健康造成危害,在土地交易和再開發利用過程中亦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重大損失。
儘管已經採取了種種措施控制成本,土地修復仍然面臨著資金方面的巨大壓力。專家認為,由於土地修復資金投入量大,時間跨度長,僅靠政府投入實在不堪重負。而在城市快速發展進程中,還有更多污染土地浮出水面。據了解,僅武漢市礄口區就要為此投入超過16億元。
專家呼籲,比修復土地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天的生產場地不能再成為明天的污染場地。正如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所指,“建設美麗中國”就應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赫山的事例再次為此作出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