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專家表示,《規劃》里5%改善目標的制定是按照重點區域煤炭消費在“十二五”期間增加30%、機動車增加50%的假設來計算的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即使採取最嚴格的污染排放標準(即末端污染治理技術),未來五年重點區域PM2.5的下降目標僅能達到5%。面對多個城市超標數倍、公共健康代價巨大的現實,這樣的煤炭消費增長、機動車增加趨勢意味著達標路漫漫。
“按照近期頒布的國家規劃,中國大部分超標城市需要至少20年把空氣質量治理到國家二級標準。這意味著下一代人要繼續時刻暴露在高度威脅健康的污染中,而中國的公眾等不起20年。”周嶸道。
潘小川等人的研究指出,在PM 2.5治理和防護,需要多管齊下,不僅需要公眾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並掌握有效的防護手段,更需要政府帶頭深入對中國P M2 .5的研究與監測,制定相關的治理政策。
首先就是要開展區域煤炭總量控制。基於單純末端空氣污染控制已不足以解決中國空氣污染的嚴峻現實,如不大力控制燃煤總量增速過快的趨勢,很有可能“十二五”期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末端減排控制成果會被燃煤增加排放抵消,其排放的其他特征污染物也會進一步加劇空氣污染。因此,在PM 2.5污染尤為嚴重的重點區域應當考慮立即開展區域煤炭總量消費控制,有條件的城市群、區域開展跨行政區的煤炭消費零增長控制甚至削減目標。
其次,應立即推動現有燃煤電廠的脫硝改造和工業鍋爐的關停與脫硫、脫硝改造。雖然國家已經發布《火電行業污染排放標準》,大幅收緊電力行業各項污染物排放限制並明確現有電廠需要在2014年7月達到排放標準,但自標準實施至今,火電行業脫硝改造進展甚緩。
最後,進一步改進排污收費政策。中國現有的大氣污染物排污費大大低於企業治理污染物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治污的積極主動性,也使得排污合法的邊界模糊。應提高排污收費標準,並加強監管,大大提高企業違法成本。
此外,宋國君表示,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可吸入顆粒物(如PM2.5和PM10)的重要源頭。據悉,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兩億輛,而北京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520萬輛。有研究顯示,在北京地區的主要污染源中,機動車尾氣排放所占比例最大,超過了50%。宋國君認為,相關部門也需要在機動車尾氣排放方面加大整治力度,提高油品質量,控制機動車數量,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投入,提倡綠色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