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1日電/香港文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特首梁振英昨日表示,倘有地產商囤積托價,影響民生問題及市民居住需要,當局不會坐視不理,不排除用任何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包括徵收一手樓空置稅等。我們認為,若空置情況嚴重,或確有地產商囤積托價,當局不得已下可考慮引入空置稅,以增加供應。不過,作為自由港的香港,實施空置稅不僅會影響營商環境,而且可能削弱發展商投地增加房屋供應的意慾。當局應調查清楚本港私樓是否存在大量和長期囤積的現象,掌握準確情況,倘實施空置稅,須慎之又慎。
根據外國經驗,個別地方的政府會對空置物業徵收物業稅,以防投資者囤積居奇,干預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土地是重要社會資源,政府賣地增加房屋供應,解決市民住屋需要,若有物業囤積空置,土地資源不能有效利用。
不過,本港奉行自由市場原則,單位被空置可能只屬發展商因應市場環境短期調整的售樓策略。因此空置稅作為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當局倘推行,須審慎研究措施成效和樓市環境,避免出現反效果。施政報告的短中長期房屋供應,都需要發展商配合始能落實。若徵收空置稅,發展商為免繳交不必要稅項,可能影響日後的投地意慾,從而減少住宅單位供應。市況一旦逆轉,小業主亦難以出售或出租物業,而被逼承擔空置稅,可謂百上加斤。
目前息口已屆最低水平,美國可能於明、後年加息,發展商建屋後亦需盡快完成項目,套現流動資金發展新計劃。面對樓市未來風險,發展商囤積單位的成本不輕,本港近年大部分新樓盤在未入伙之前亦已沽清。此外,目前本港私人樓宇的空置率平均為4%,和其他地區相比屬偏低。有意見指有發展商囤積一手樓單位待價而沽,當局應調查市場行為,準確掌握市場情況,包括探討市場是否存在大量長期空置單位,以及發展商是否存在囤積居奇行為,避免個別空置現象以偏概全。
低息環境和資金異常充裕,加上住宅物業供應緊張、土地不足,是樓價高企的根本原因。當局考慮設立空置稅前,應進一步透過其他方法,短期內增加土地供應,加快紓緩住屋需求情況。當局應全面覓地,寸土必爭,包括考慮釋放勾地表中長期空置的土地、增加地積比率、改變土地用途,以及研究重建舊屋增加單位數量等,以維持住宅土地供應穩定,樓市平穩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