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與放鞭炮慶祝成為“貧困縣”的地方相比,大同縣扶貧辦主任王漢斌顯得內斂,他只是在辦公室傳閱文件。
新京報報道,“身份特殊”的大同縣已“覬覦”貧困政策十幾年。
與“跑”下貧困縣對應,在以小康為政績的年代,大同縣申請到“小康縣”稱號。此後的十多年中,與其他縣比,大同縣發現,戴著不同的帽子,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
一頂貧困縣的帽子,不僅意味著大量資金、項目,還有來自各方面的支持。於是,大同縣看著“鄰居”藏富,自己開始了“逐貧”,並終於成功入列。
“跑下來了。”2013年1月21日,大同縣扶貧辦主任王漢斌,將一份山西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文件,遞給辦公室的每個人看。
在成為“小康縣”16年後,山西大同縣終於開始享受“貧困”待遇。
這紙文件明確,大同縣享受“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同樣待遇。
在王漢斌看來,得到這一紙文件,像跑贏了一場競賽。
其實大同縣在2011年底已經贏了競賽。2011年底,國家確定了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涵蓋貧困縣679個。大同縣被列入其中的“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區,進入了國家扶貧對象的行列。
此後,2012年3月19日,大同縣新組建了一個部門——扶貧開發辦公室。原為大同縣開發辦主任的王漢斌,成為了縣裡的首個扶貧辦主任。
王漢斌認為,劃入連片特困區,是大同縣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貧困縣能帶來的扶持,大同縣已艶羨了十幾年。如今,終於“後退”到了和鄰縣相同的起跑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