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當公民知情權遭遇“國家秘密”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8 12:01:06  


毒地(漫畫)
  沒人會因為“拒絕公開”,就拋開心中的疑問,更沒人因為“拒絕公開”,就認為全國土壤污染沒有想象得那麼嚴重。2月24日,北京律師董正偉向記者透露,他收到了環保部的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但令他失望的是,對於他所提出的請求環保部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法和數據信息”的申請,環保部以“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

  簾子遮得越嚴,幕後的東西就越有可能難以示眾,而當你一遮再遮的時候,公開不公開已經無所謂了,因為即使簾子里的東西真的沒有什麼可怕,恐怕也沒人再相信了。“拒絕公開”同樣也是產生流言、謠言的土壤。玻璃箱里是什麼,大家只一眼便能看得清楚,不會去主觀臆斷。只有當玻璃箱被黑布遮住、費盡心機不讓眾人看到的時候,人們才會去猜、去道聽途說和相信道聽途說,一只螞蟻也有可能被說成一只大象。當謊言說了一千遍,你再打開黑布,全方位展示玻璃箱的時候,即便裡面真的什麼貓膩也沒有,人們也會懷疑自己的眼睛,認為自己所看到的,不過是一場精彩的魔術而已。

  現在,回頭再看所謂“國家秘密”,可能會有不少人認為它不過是一件魔術道具而已。土地污染事關公眾健康,怎麼就成了“國家秘密”?是誰認定,又是憑什麼認定,總得有個說法吧?總不能自己說是就是,把公民的知情權當個屁一樣輕輕給放了吧?

  誠如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所言,土壤污染數據確實具有敏感性,污染數據一旦全面公開可能會引起一些社會問題的出現。但敏感是不是“國家秘密”的充分必要條件,還需要商榷和進一步界定,“一些社會問題的出現”到底會不會損害到國家利益也同樣未可盡知。公眾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全國首次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早在2006年就已宣告啟動,經費預算達10億元之巨。這麼長時間過去了,這麼多納稅人的錢花沒了,卻不披露一星半點的相關信息,能交待得過去嗎?所以馬軍也說:“環保部不能簡單以‘國家秘密’為由來剝奪公眾的知情權。”

  無論是環保,還是其他公共事務,都離不開公眾的理解和參與,而理解和參與的前提是政府信息的透明化。相關部門應該意識到,保護和尊重公民的知情權,是自己的責任,更是獲得廣泛認同和支持的不二途徑,舍此而逐他,就有可能成為“狼來了”中的孩子,很難再獲得公眾的信任。(時間:2月28日 來源:蘭州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