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披露,部分地方政府去年1月至9月的採購商品,八成高於市場平均價。
政府採購“只買貴的,不選對的”不是新問題,過去人們主要將其歸因於制度建設的不健全,沒有“將權力關進籠子”。然而事實上,國家早在2003年就實施了《政府採購法》,相關的規章制度更是連篇累牘。而像撫順市財政局“買iTouch4當U盤”這樣的事件卻依然不斷發生,不少當事部門還自詡為“嚴格遵守《政府採購法》的採購行為”。
相傳,晚清光緒帝喜吃雞蛋,“日必食雞子四枚”,當時雞蛋的市場價不過一文錢三四個,內務府卻按一枚三十四兩白銀給皇帝報賬。讀史至此,最大的感嘆是:和前清太監們瞞著皇上在雞蛋上作假不同,今天形形色色的高價政府採購,更多是在公眾和法律眼皮子底下幹的,是“陽光下的腐敗”。
如果說法律是構建權力之籠的欄杆,請不要忘了,籠子這個東西,除了欄杆,另一個要素是空間一定要足夠小。關老虎的籠子,如果大得沒有邊際,那麼它關的可能就不是老虎,而是遊客了。同樣的道理,政府和國民在財政再分配中比重的不合理,恰似一個過大的籠子,讓法律的欄杆在政府花錢時完全失去了約束的意義。拿“iTouch4”事件來說,人們往往關注的是撫順市財政局指鹿為馬的囂張,卻往往忽略了,肯出4.9萬元預算買個U盤,這是何等“不差錢”?游刃有餘的財政空間,讓住在裡面的權力舒坦得怎麼看也不像個囚徒,相比之下,反倒是在籠子外的公眾過得甚為寒酸。
回過頭來想想,清朝管太監的法令不能說不嚴厲,之所以會出“天價雞蛋”的奇聞,是因為封建社會是以“上用足”為本位的,皇帝不差錢,身邊的太監才有腐敗的空間。同理,政府採購中出現的“陽光下的腐敗”,是我國長期在財政分配上的“政府本位”造成的。政府總是有錢花,各級官員當然隨便花。只有讓公權力過上“窮日子”,把權力的籠子限定在剛好夠它生存的大小上,到那時,恐怕用不著太多規章的約束,各級政府部門自然會學會精打細算。(時間:2月28日 來源:齊魯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