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並非遏華崛起 美“重返亞太”或微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4 10:25:13  


 
  2 兩國互信僅為美好願景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去年2月訪美時發表的主要政策演說中指出,戰略互信問題在中美關係的主要問題中佔據首要地位。不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緝思和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在同年3月發布的報告《中美戰略互疑》中指出,就中美關係的現狀而言,互信還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景;截止到2012年,反而是戰略互疑在兩國均有增長。

  事實上,奧巴馬上台後,中美之間的合作與對話也並未落下,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已舉行了四輪。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國友向本報表示,戰略經濟對話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從促進中美戰略互信這一根本標準衡量,對話所產生的實際效果是令人失望的。一旦有雙邊關係問題出現,雙方仍然要首先懷疑對方的動機:對美國而言,中國是不是在挑戰;對中國而言,美國是不是在遏制。

  李侃如在《中美戰略互疑》中指出,由於對中國政治體制是如何真正運作的了解甚少,美國領導者經常不能準確判斷哪些結果反映的是中國國家領導人的戰略決策,哪些反映的是政治體制本身的運作機制,是領導人無法控制的。中國現有政治體制的高度不透明嚴重阻礙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信任。

  民族情緒損兩國互信

  不過,沈旭暉認為,內政的不夠透明可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很多國家的內政都是很不透明,但不妨礙其成為美國的盟友,最關鍵的還是中美兩國國力對比的變化。當很多國際形勢觀察員都用G2形容中美兩國的關係,很難讓美國人相信中國不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宋國友也認為,要探究經過多次對話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仍停滯不前的原因,必須要回到中美之間的結構性張力上:中國在崛起,相較之下美國在走下坡,這是目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美關係的最大結構特徵。這種結構本質是容易引發衝突的。任何問題,特別是一些富有爭議的戰略問題,均會被中美兩國首先放置在這一張力“場域”內加以考慮,結果可想而知。

  沈旭暉還擔心民族主義給中美兩國的戰略互信造成的損害。在當下的中國,以反美、反日為特徵的民族主義已成為一種較為明顯的意識形態,當這種感情很強烈的時候,國民很難相信美國願意跟中國發展一種和平的外交關係。內地的很多媒體也在不斷宣傳、放大對美國的不信任,鼓吹與美國的較量,很多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也因此愈煽愈烈。這種情緒本身並非政府可以收放自如的,有可能會給中美雙方的關係帶來不確定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