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11日電/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11日在中國時報發表文章說,民族認同指的是“歷史、文化、血緣”上的認同,有“原生論”與“建構論”兩種說法,但是對於國家、政治、制度等認同在內的國族認同,均係建構出來的。
文章說,兩蔣時期沒有民族認同問題,在政治上雖然反共,但是並沒有切割兩岸的國族認同。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期間,無論是“特殊國與國”或“一邊一國”的主張,經由政治行為、改變歷史教科書的史觀、民主化的選舉動員、媒體傳播,使得兩岸的國族認同發生了質變。
馬英九自二○○八年執政以來,用“中華民族一份子”來取代“中國人”,用“中華民國”來凝聚台灣的共識,他用的方法雖然與李登輝不同,但是他的話語與政治作為,都是強調兩岸在政治、制度上的“異己關係”,而其結果,自然繼續強化了兩岸在國族認同上的歧異。
文章說,目前兩岸在民族認同上即使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在“國族認同”上已形成“異己關係”。也就是說,討論“我是中華民族一份子”、“我是台灣人”、“我是中國人”或“我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其實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即使台灣對大陸在民族認同上有“同一性”,但是政治歸屬上已經是“異己性”。“一族兩國”(同屬一個民族,但分屬“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國家)的國族認同在李、扁、馬三任“總統”的不同作為下,殊途同歸地成為台灣的主流意識。
北京不太會接受“一族兩國”的主張,激進的分裂主張者則希望走向“兩族兩國”,台灣目前也不容易接受“一族一國”。要解決兩岸分歧的國族認同的方法有三:一是一方被另一方政治解決,二是兩方分裂確定,三是兩方共同建構一個由兩岸組成的第三方。透過第三方的“共同治理”,讓兩岸人民在政治認同上產生“重疊認同”,循序漸進地解決兩岸的分歧政治認同。
文章說,“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即是在顧及兩岸現有的不同政治認同下,為兩岸建構重疊的政治、制度認同的大論述,以化解兩岸已經分歧的國族認同。如果兩岸不能發展出消除彼此的政治敵意與增進政治合作的論述、達成和平協議、做出政治安排、確定兩岸的政治關係定位、建構兩岸的統合建制,兩岸的國族認同不會靠攏。時間愈久,異己關係的認識就愈深,屆時如果有一方要強行改變“異己關係”認同的現狀,恐怕就必順透過強制性的經濟或其它力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