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伊拉克戰爭發生至今已經十周年,對於如何來看這場戰爭,各種爭論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但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確實“撈”到不少好處,使其在中東的戰略目標基本得以實現。2003年3月20日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至今整十年。大多數國際問題專家都認為,這場戰爭非但沒有提升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地位,反而令美國國家利益受損。
《學習時報》刊登署名為張仕榮的文章稱,超過15萬名伊拉克人和4500多名美軍士兵在這場戰爭中喪生,美國直接經濟損失估計約為1萬億美元。同時,由於美國不顧國際社會反對,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發動戰爭,國際形象一落千丈,連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認為伊戰是一場“可以選擇的戰爭”。不過,美國的十年伊戰雖損失慘重,但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標基本得以實現,其在中東地區的重大戰略利益得以保障。
第一,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標得以初步實現。控制大中東是美國多年來夢寐以求的戰略目標。伊拉克東接伊朗,西鄰敘利亞,處於中東阿拉伯世界的腹地,對美國而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美國通過伊戰已經將伊拉克改造為美國的軍事重鎮和戰略支點。中東問題專家馬曉霖指出,美國已經將新伊拉克打造成其在中東的另一個軍事盟國,使美國的軍事滲透與存在在阿拉伯—伊斯蘭腹地實現了系統化、一體化和長期化。美國占領伊拉克伊始,便開始了在軍事、民事和行政層面改造和控制伊拉克的進程。美國不僅派大量專家和顧問進駐伊拉克核心權力部門,還在巴格達和巴士拉建造了超大規模的大使館和領事館,伊拉克的政治、軍事、安全乃至經濟命脈都掌控在美國手中。
同時,借助兩場針對薩達姆政權的戰爭,美國將沙特、科威特等海灣多個阿拉伯國家掌握在自己手裡,不僅與其簽署軍事合作條約,建立美國軍事基地,甚至將美國的中央海軍司令部和第五艦隊總部落戶巴林。
第二,美國牢牢掌控著伊拉克及中東的安全主導權。伊拉克目前安全局勢儘管動蕩不定,但是美國通過政治軍事部署牢牢掌控著伊拉克國內的安全局勢。
美軍“作戰部隊”最終撤離伊拉克並非美軍作戰行動的終結,甚至只是具有象徵性意義,美國還通過各種方式保持在伊拉克的軍事存在,如美國當前在伊拉克建立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擁有1.5萬人的大使館,美軍將在巴格達保留足夠規模的武裝部隊,用以保護美國駐伊使館和人員的安全,而且憑借美國全球超強的軍事投送力量,如果伊拉克局勢需要,周邊美軍隨時可以重新返回伊拉克執行作戰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