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方朔:重文憑不讀書 台灣致命的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6 17:50:20  


  先從近代兩個偉人說起:

  第一個是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他是神學家及道德哲學家,也是亞當斯密的老師,後人都尊稱他為“蘇格蘭啟蒙運動之父”。他最傑出的乃是對教育思想的貢獻。他認為神學、哲學、科學與美學都是在探討世上道理不同方法,並不互相牴觸。因此在他的教育課程里,神學、倫理學、修辭學與詩學,以及數學、物理學、醫學和機械學都等量齊觀,開創了現代教育的新境界;蘇格蘭啟蒙運動開始了現代科學發明及工業革命的新時代。

  第二個是威瑟斯朋(John Witherspoon)。他是英格蘭長老教會的牧師和道德哲學家。由於聲名在外,一七六八年初,美國的普林斯頓學院特請他擔任校長,於是他偕妻子搭乘輪船,走了十一個星期,當年八月到了普林斯頓。他的到來,是美國教育史的里程碑,他把哈奇森的教育理念帶了進來。學風自由、努力求知、鼓勵創新等新的方法進入美國,使普林斯頓人才薈萃,政治家和科學家輩出。

  由於普林斯頓傑出的表現,於是當時美國東岸的哈佛、耶魯等全都仿效。這種努力求知、探求根本的態度,從此以後,成了美國國民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威瑟斯朋在校長任內,基於他的道德良知,他也是美國獨立立憲時,教育知識界重要的領導者。

  因此,可以說,哈奇森和威瑟斯朋這兩個教育界的偉人,真的掌握到了現代知識的樞紐。現代社會從十七世紀就已進入了知識社會的階段。而所謂的知識,並非只是哪一種技術,而是做為一個神聖個人,理解自己、社會和自然世界統一整合的思想方法,這乃是做為一個“全人”的人生目的。這種對人生目的之追求,不只是正式教育的目標,也是個人非正式教育日常閱讀的關鍵。西方世界雖然由於時代的變化,庸俗的成份有在增多,但西方社會那種拒絕庸俗的知識人口仍然強固的存在。這也是它們的出版界仍然旺盛,社會創新的潛力也仍然繼續的原因。根據我有限的訊息,英美每年出版品里,來自大學出版社的出版品即占了十五%左右,這些出版品里多少都有些知識含金量,這也是我幾乎不是英美大學版社的書就不買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