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於紀念辜汪會談二十週年活動,不只要緬懷過去,更要策勵未來,轉化為成長進步的動力,這是兩岸人民的共同使命。 |
中評社台北4月29日電(評論員 劉性仁)二十年了,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日子,二十年後的今日,兩岸都舉行相關紀念活動之際,我們回顧過去、檢討現在、惕勵未來,辜汪會談(大陸成為汪辜會談)的昔與今,殊值研究。
回到一九九三年四月,海基會與海協會辜汪兩位先生在新加坡會面,引發全世界高度關注,這一刻影響到今天,雖然當時並非是官方性的會面,但其影響性不言可喻,不僅宣示兩岸和解對話時代的來臨,更奠定兩岸制度性協商之雛型,並且帶動及推進兩岸各方面的交流;只是二十年後的今天,仍舊在辜汪會談當時的基礎上發展,並未在終止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與和平協議簽訂等議題上進行開展,這其中值得我們深思,是環境及時機的因素?還是心態影響所致?
由於二OO八年馬政府上台,諸多官員及要員完成階段性的使命,開啟兩岸大對話、大交流的新機會;隨著大陸新一代習李體制的到來,在胡溫基礎上繼續延續與深化,加上相關人事改組的陸續底定,國台辦張志軍主任及海協會長陳德銘的接續上任,開啟兩岸新局面。面對十八大後新形勢的發展,兩岸必然面臨各項新的考驗,不只是結構性的爭議,更有許多新的挑戰及變化,加上國際環境的發展,使兩岸問題處理起來越來越複雜。透過兩岸各項民間交流與溝通,進行各項事務性議題接觸與協商,二軌與一軌是否能夠配合是一個問題?二軌與一軌是否會互斥?亦是一個問題,從種種跡象來看,兩岸政治性議題雖是不可迴避,但要能順利處理,恐怕仍難如登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