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門票經濟致旅遊業陷入惡性循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3 11:16:56  


門票漲價了(漫畫)
  自鳳凰古城實行一票制收取“進城費”以來,公眾對不斷高漲的景區門票價格的關注度再度被拉高。

  4月25日,中國首部旅遊法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10月1日起實施。

  針對景區門票價格過高的問題,旅遊法作出了明確規定,強調景區門票價格不能說漲就漲。有輿論認為,隨著旅遊法的出台,景區門票過快上漲勢頭將得到遏制。

過分依賴門票收入

  “縱觀目前的旅遊景點,從過去6年調整的幅度看,張家界從158元調到248元;莫高窟從80元調到160元,黃山從130元調到230元。在過去的兩輪調價周期中間,我國世界遺產類景區門票的價格整體調高了65.42%。”2012年,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中國的景區分為公共資源景區和商業性景區。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是政府指導價,因為它要體現公益性;商業景區則由市場自由調節。”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對《法制日報》記者介紹道。

  吳必虎認為,國內各大景區過分依賴門票收入的現象既正常又不正常。說它正常,是因為中央政府對國有景區每年財政撥款很少。因此,地方政府不但不願為資源保護和建設景區投資,反而期待從景區經濟中獲得財政收入,所以對門票經濟有很強的依賴。

  說它不正常,是因為國內景區的旅遊產業鏈不夠長,沒有形成住宿、餐飲、娛樂、零售等一條龍的產業鏈,導致了國有景區太依賴門票收入。其實如果產業鏈延長,收入會增加更多。杭州西湖系列景區全部免收門票但城市整體效益反而提升就是最好的例證。

  浙江省杭州市旅遊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285.88億元,同比增長17.3%,其中主要收費公園景點的門票收入只有2.93億元。作為全國首個免費的5A級景區,杭州西湖的免費開放無疑是一個典型。

  對於國內景區門票價格的合理定價範圍,有專家認為,國外許多景區的門票價格占人均月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過1%,而國內明顯高於這一比例。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劉澄認為,相比國際平均水準,中國的景區門票確實太高了。在中國,不僅人造的主題公園保持高收費,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也被地方拿來作為搖錢樹。

  劉澄表示,這就是著名的門票經濟,這是最為廣大遊客所詬病的。

門票經濟根源何在

  2009年,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明確提出“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也因此,許多地方政府以旅遊業搭台唱戲來拉動本地經濟。

  國家旅遊局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國內旅遊人數26.41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9305.39億元人民幣;國內旅遊出游人均花費731.0元。

  如此龐大的旅遊市場,誰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吳必虎認為,所謂地方政府依賴門票經濟,更直接地說是那些負責管理某種類型的景區的政府部門依賴門票經濟,門票收入主要是由這些利益部門所支配。部門趨利,門票收入與部門利益密切相關,必然導致國有景區的門票價格不斷上漲。

  “現有法律如文物保護法等大多注重保護較少關注如何利用,承擔資源管理的部門作為事業單位列入財政預算,也不太關注如何改善管理、延長產業鏈、提升服務獲得更多的經濟支持。這些法律的不夠完善,也使得中國的旅遊產業收入主要依靠門票經濟。”吳必虎說,如果文物法等相關法律對如何合理利用資源同時加以界定,就可以避免坐吃山空、手捧金飯碗要飯的現象。文物保護並非一定要求排他性保護,在不妨礙保護的前提下,可以允許多種用途的現代使用,提高國有資源的利用效率,擴大其服務社會的戶外教育功能。

  據了解,各地門票漲價的理由,無外乎是景區運營維護成本上升。

  如此次鳳凰縣圍城收費,鳳凰縣政府提出收取門票的理由便是,從門票中征提的稅費要用於古城日常管理維護;古城文化修繕;包括沱江河水體治理、供水排污設施的完善;沱江風光帶及古城夜景打造;探索古城特色民居保護管理補償機制。並稱,收費遠不足投入所需。

  對此,旅遊法起草者之一、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法政學院副教授王天星認為,規範景區管理不是景區收費漲價的理由。如果想更好地提升景區的服務質量,景區應當主動加大軟硬件投入,如進一步整修旅遊景觀、增設服務設施等。景區收費和景區規範管理之間,看不出存在什麼邏輯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健民對《法制日報》記者表示,不只是鳳凰古城,平遙、麗江等地都有這樣的問題。地方政府考慮到自身利益,為了發展經濟、發展當地旅遊業,不斷提高景區門票價格,因為門票經濟是增加GDP的一項重要內容。

景區應體現公益性

  王健民告訴記者,對於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應該體現其公益性,即逐步取消門票,因為公共資源是全體公民所有。這也是多數專家持有的觀點。

  王健民認為,在我國,由於對旅遊的認識理念有偏差,認為旅遊就是賺錢,理念不清導致了景區只顧收門票,而忽略了遊客的權利,即旅遊權。

  為了控制景區門票的上漲勢頭,2007年,國家發改委出台規定,景區門票漲價間隔不得少於3年。但結果卻是,3年大限一到,各地紛紛上漲門票價格,景區門票3年不漲變為3年必漲。

  劉澄認為,單一的門票收入,促使旅遊景區只能把收入增長寄托在不斷提價的門票身上。不斷上漲的門票令遊客望而卻步,即使游覽,也是來去匆匆,無非是在景區拍幾張照片而已,停留時間非常短暫。而景區收取的其他收入,像住宿、餐飲的收入就相對很少了,更加依賴於門票了。由此,門票經濟使中國旅遊形成了惡性循環。

如何破題門票經濟

  即將實施的旅遊法規定:門票及其他另行收費項目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嚴格控制價格上漲;擬收費或者提高價格的,應當舉行聽證會;景區提高門票價格應當提前六個月向社會公布。

  旅遊法能否打破門票經濟的怪圈,是各界關心的問題。

  “希望旅遊法的出台能規制景區門票隨意漲價的問題,既然有了法律,消費者在今後的維權過程中,就有了一個可以利用的武器。還國有景區的使用權於公眾,這是我們必須邁過的一道門檻。”吳必虎說。

  採訪中多數專家均認為,旅遊法為景區門票亂漲價作出了明確規定,讓公眾對如何破解門票經濟看到了希望。但事關門票漲價的聽證會,專家們期待不要走過場,不要讓聽證會變成漲價的論證會和說明會。

  吳必虎建議,應通過法律、條例等將公共資源的景區門票價格與國民月人均收入的比例掛鈎,嚴格規定門票不能超過月人均收入的某個百分比,這樣也可打破門票經濟的怪圈。(時間:5月3日 來源:法制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