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謝長廷去年十月初赴大陸進行“開展之旅”成果凸顯,進一步提升了謝長廷在兩岸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了謝在民進黨內特別是兩岸議題方面的能量。而蘇貞昌面對謝長廷的強勢,顯然擔憂其“功高蓋主”,威脅到自己的政治地位。而且謝訪陸之行,黨內各派系也多給予了冷嘲熱諷,“獨派”還進行了猛烈的撻伐。這對於一向謹小慎微的蘇貞昌而言,如果啟用謝長廷任“中國事務委員會”負責人,無異於在民進黨內投下政治震撼彈,不僅自己黨主席位置會受到衝擊,就連目前的黨內格局也會受到衝擊,蘇所依賴的“獨派”更不會答應。因此出於種種政治考量,蘇貞昌決定棄用謝長廷,最為穩妥的辦法就是自己親自執掌“中委會”。對於蘇貞昌打著“中委會”之名,行壓制黨內派系之實,各派系也都心知肚明。
那麼為什麼事隔多月後,蘇貞昌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主動邀請謝長廷入會,顯然也有政治考量。之前蘇貞昌出於防堵謝長廷的目的,沒有將“中委會”負責人的大位交給謝長廷,而之後蘇貞昌逐步認識到黨內派系整合的困難和阻礙,特別是沒有謝系的支持,民進黨整體實力將大打折扣。面對今年以來國民黨及馬當局新“內閣”團隊上路,內政改革不斷起色,台灣經濟也於去年底露出景氣指標,台灣民意支持開始回升,這對民進黨贏得2014“七合一選舉”乃至2016“大選”構成了威脅。特別是近日來,民進黨爆出黑道入黨風波,形象大損,民意支持受到相當大的打擊,如果不能盡快整合黨內資源,形成合力,民進黨未來選舉之路將更加艱難。
另外,就蘇貞昌個人因素來看,本月底蘇貞昌就任黨主席將屆滿一年,未來蘇還有意爭取連任,為下一步爭取代表民進黨出征2016“大選”鋪路。而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是蘇貞昌去年就任黨主席提出的重要政見,若始終無法真正運作,必將使蘇貞昌在政治上失分不少,不利於蘇未來的政治發展。特別是蘇擬於5月底、6月初訪美,若在兩岸問題上乏善可陳,必然無法向美交待,難以爭取美方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