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的高材生,外交部的筆杆子
今天,他是國家的外交部長,站在國際舞台之上展示著中國形象。30多年前,他是一名普通的北京知青,出生在皇城根下,對政治敏感,曾憂國憂民地苦苦思索,也曾與同窗好友結伴四處尋覓有特色的小飯館……
憑“氣質”選出的班長
3月,萬物復甦的時節。1978年的春天似乎來得比以往要早,因為一群年輕人的到來讓北京顯得更加生機勃勃。他們剛剛經曆過1977年冬天的高考,此時正懷揣著豪邁的激情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各高等學府。王毅就是其中一員,邁進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大門。這一年,他已經25歲,剛剛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度過了8年的青春時光。而當時外語學院招生,對考生年齡做出的限制是:不能超過25歲,王毅差一點就與“外院”失之交臂。
“七七級”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生源複雜,在亞非語係日語專業招收的40多名學生中,工農兵各種身份都有,但大致分為3種類型,一種是剛中學畢業的,一種是靠自學考進來的,另一種則是外語學校畢業的。王毅被分到了由自學考生組成的日語二班。開學不久,他就被同學們一致推舉為班長。
2013年5月8日,當記者來到二外探訪時,這裡已經“難尋舊貌”了。原來的亞非語係教學樓正對著學校北大門,如今成了綜合辦公樓;現在的日語係已搬進一棟新樓。陳燕生是王毅的大學同班同學,現在是二外的日語教授。回憶起當年選舉班長的情形,他笑著說:“因為入學時間不長,所以大家彼此了解不多。但王毅個子高,人也顯得穩重,看起來就有班長的氣質。事實證明我們沒看走眼。”
沒過多久,王毅的特點就顯現出來,他低調沉穩,心思細膩,考慮周全。
“七七級”的另一個特點是學生年齡參差不齊,王毅所在的日語二班同學之間的年齡最大能差上七八歲。年齡上的差距難免讓彼此間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但作為班長的王毅和每一位同學關係都很融洽,不僅如此,他還能做好同學間的溝通工作,處理好各種問題。
如今,這個班的學生已經畢業整整31年,但仍然保持著每年舉辦同學會的傳統。儘管工作日益繁忙,王毅每次都會盡量騰出時間參加。老同學們敘敘舊,聊聊生活近況,倒是很少提及工作上的事。拍照合影時,“班長”王毅必定還是將老師扶到中間,自己站在一旁以示尊重,謙和有禮一如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