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昏時分,夕陽正好灑在高雄區漁會大樓上。空氣中仍可聞到鹹鹹的海水味。(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高雄5月22日電(記者 高易伸)針對台菲漁事糾紛,從事漁業工作逾25年的高雄區漁會代表翁進壽接受中評社訪問時無奈表示,台灣漁民一向採取“天保佑、人自救”的方式,如果中國大陸願意伸出援手與台灣一起在南海議題上達成某些共識聯手護漁,站在漁民與業者立場上,相信大家是會贊同的!
翁進壽表示,若能聯手護漁表示兩岸已經談到了更深入的政治議題或者是軍事合作。但政治其實是最難處理的,依照過去經驗,只要是台籍漁船前往南海,不論是越南或者菲律賓的重疊經濟海域,作業都要非常謹慎。因為只要在那裡被它國船隻包圍,就準備要付贖金了。漁民都知道,菲國的海軍根本不管你漁權不漁權,看到台籍漁船就像是鉆板上的肉一樣!圍起來帶回去,就有錢可以領!
翁說,經過這次“廣大興28號”事件,讓全台不少民間團體捐出“護漁善款”,他認為有拋磚引玉的效果。但重點還是在於“政府與政府”之間對於“經濟海域劃分與漁權談判的共識上”能否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突破?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都希望政府硬起來,讓漁民出海捕魚有保障。但這些年過去了,他所看到的現象依然存在,“廣大興”不會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翁指出,未來兩岸如果聯手護漁,將超越兩岸的政治問題,而升高成“國際問題”。翁認為,美方也不希望中國與台灣兩邊“靠得太近”,這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絕對有所影響!雖然兩岸聯手護漁是一個大方向,但上至漁會、下到漁民,都沒有辦法做出比較明確有力的決定,還是得靠兩岸政府的智慧與決心共同擘劃未來南海護漁的方向,這已不是民間能處理的問題了。
現在民間對於兩岸漁業技術的交流已經越來越廣泛,漁業合作已經是個趨勢。希望把這樣的一個基礎昇華到未來,漁權的談判與合作。讓兩國在南海權益上都能有比較有利的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