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不是“懶政”的擋箭牌
近日,廣州頻繁遭遇強對流天氣,主城區不少路段的綠化樹“屍橫遍野”,砸車堵路,“無根樹”的問題由此引起輿論廣泛關注。面對廣泛的質疑和批評,負責部門回應說,廣州的“無根樹”主要是考慮到周邊居民投訴不能遮陰,而限於道路條件想出的折衷辦法,再加上近期降水和高層樓宇間的“狹管效應”,導致樹木倒伏。但輿論對此卻並不買賬。一些報道指出,這些為了遮蔭而種的“無根樹”、“花盆樹”,“簡直是‘十年長一寸’”,其實根本無法遮蔭。還有評論直接把“無根樹”看作是為了政績的面子工程,顯示的是有關部門的“華而不實”。
這並非輿論強詞奪理,無事生非,而是反映了公眾對於某些政府部門“懶政”思維的強烈不滿。所謂“懶政”,是指政府工作人員或政府部門在處理問題時採取的簡單化、粗糙化的行為。在強對流天氣頻仍的廣州,園林綠化使用“無根樹”、“花盆樹”就是典型的懶政。根據園林負責部門的解釋,“無根樹”是由於部分道路因存在地下線纜埋設較淺、人行道較窄等原因,在道路建設之初並不具備種植行道樹條件。這其實說明了有關部門在道路改造中缺乏應有的協調,是城市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的明證。不僅如此,“無根樹”問題複現,老調重彈,也說明了有關部門“懶政”思維的根深蒂固。早在去年,台風“韋森特”過境時,海珠區南田路的“無根樹”倒伏現象嚴重,引起輿論廣泛關注。有關部門當時表示要對“無根樹”全面檢查、跟蹤處理,並考察外地容器苗,邀請專家研究原因,商討對策。但近一年過去,問題照舊,負責部門只能拿各種客觀原因為自己開脫。
凡事關公眾利益的,決不能敷衍塞責,懶政以對,否則只會小事拖大。前不久長沙女孩不慎落入下水道,給當事者家庭帶來了無盡的傷痛,而原因就是井蓋丟失。此次“無根樹”倒伏幸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卻給有關部門一個極大的警醒。
需要注意的是,以遵從民意為借口而行懶政的現象其實並非鮮見。如近日有城管部門在天橋下設置鐵籠防流浪漢,也引發了輿論關注。城管部門解釋稱,是附近民眾舉報,在天橋下居住的流浪漢經常亂扔垃圾,甚至生火做飯,既擾亂了公共秩序,也留下了安全隱患。問題確實需要整治,但通過設置鐵籠的方式對待流浪漢,雖然效果快速明顯,並得到部分市民認同,但其中透出的冷漠卻不是一個政府部門應該有的,方法未免太過簡單粗暴。
政府對民意的重視是一個好的出發點,但卻並不能以民意作為顧此失彼、草率行政的借口。對於民意反映的較為迫切的社會問題,同樣需要科學的指導和系統全面的規劃,以求得妥善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