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譯:美國國內秘密監視政策的前世今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3 00:56:06  


美國政府又臨“監視門”(外交關係協會)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記者 孫儀威編譯報道)2001年,“9•11”恐怖襲擊讓整個美國為之戰慄。對美國政府來說,最大的震動在於:策劃襲擊的恐怖份子是以合法的身份來到美國、學開飛機、用普通電話和普通網絡電子郵件聯絡,最終成功地組織和實施了這次恐怖襲擊的。恐怖份子就在生活在美國人之間!一時間,美國本土安全隨著雙子大廈,在濃煙與火焰亦顯得岌岌可危。

  美國痛定思痛,決心要加強本土安全、防患於未然。於是,緊隨“9•11”之後,美國國會進行了大規模的立法來支持反恐行動。然而,在這些立法中,有幾項法案極具爭議性,它們極大地增強聯邦政府搜集和分析美國民眾私人信息的權力。例如2001年的《愛國者法案》(USA PATRIOT Act,這個法案以防止恐怖主義的目的,擴張了美國警察機關的權限。根據法案的內容,警察機關有權搜索電話、電子郵件通訊、醫療、財務和其他種類的記錄等)。對此,支持者們認為,為了揭露與遏制恐怖主義的陰謀,監視的權力還需要放得更寬。但與此同時,批評者們則認為,過於寬泛的權力會侵犯民眾的個人隱私。

  《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副總編約翰•馬斯特斯(Jonathan Masters)近日撰文,就美國本土秘密監視計劃的來源、發展、如何被披露,以及美國民眾的反應與看法進行了闡述。

  文章指出,2005年,媒體報道揭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無證監視計劃(warrantless wiretapping program)。在該計劃下,國家安全局通過獲得行政命令的授權,可以在未獲得許可證的情況下,只要國家安全局認為這則通訊的一方位於美國境外(即使另一方位於美國境內),對電話、網路活動(網站瀏覽記錄和電子郵件等)、手機短訊,以及其它電子通訊記錄進行截取。

  該計劃一經披露,美國瞬時輿論一片譁然。布什政府遭到了民主黨人士和民間維權組織的強烈譴責。類似的,在本月,國家安全局星羅網布的國內秘密監視活動也遭到洩密,奧巴馬政府也因此受到了政府監督組織(atchdog groups)的譴責。這則事件引再次發了人們對於個人隱私和國家安全之間平衡問題的辯論,同時,呼籲改革的呼聲亦被激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