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2000-12年台灣APEC特使,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現任官員:經濟官員或學界領袖,如蕭萬長、彭淮南、林信義、李遠哲。
二、商界領袖:如辜振甫、張忠謀、施振榮。
三、卸任領導:如連戰。
即使在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後,大陸仍然只能接受卸任“副總統”連戰與會,另如也具有各國首腦會議性質的博鼇論壇,大陸也只能接受還沒上任的“副總統”當選人參加,例如2008年由蕭萬長與會、2012年由吳敦義與會,大陸顯然很堅持台灣領袖代表的非政府身份。
由此可知,主張2014年改由馬親自參加APEC領袖會議,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場合自然見面,是何等高難度的兩岸要求!
大陸給馬習會,如何找下台階?
不管是國民黨智庫“國安”組顧問曾復生、或是上海台研所副所長倪永杰、或是聯合報總主筆黃年,都非常熟悉兩岸關係的實際情況,為何他們會不約而同認為,APEC過去13年的兩岸困局有機會突破,都在2013年6月提出“促成明年APEC馬習會”建議?這種政治巧合的底氣何在?
顯而易見,馬能否參加APEC領袖會議,關鍵在大陸是否同意,大陸固然樂見習馬會,但基調是馬以國民黨主席身份,在北京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這與馬所期待的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在APEC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然見面,二者頗不相同。
可預期的是,馬絕不可能接受比照中國香港的“中國台灣”模式,但大陸也不可能接受“中華民國總統”身份。一個可能的妥協,是大陸接受馬以“中華台北領導人”身份參加APEC,這對台灣將是空前的國際突破,但對大陸來說,卻必須找到讓步理由,否則對內將難以交代。
筆者以為,大陸對馬讓步的理由,可能有兩種:一種是積極理由,亦即馬承諾推動兩岸政治對話,啟動軍事互信對話,促成兩岸南海合作,促成兩岸高層互訪,醞釀更多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共享中華文化的情感氛圍。
另一種是消極理由,亦即大陸擔心如果不幫馬得分,國民黨可能在2014年七合一選舉慘敗,進而在2016年失去政權。由於習近平的第一個五年將在2017年結束,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2017年又有香港特首直選,一旦台灣變天,恐怕香港也會連動,大陸恐將很難承受台港連續變天的政局動盪。
不管是積極理由或消極理由,馬比起李扁兩人,都更有機會期待2014年APEC習馬會。畢竟只要民進黨的兩岸轉型繼續停滯,國民黨就可繼續吃定大陸,大陸在台灣除了國民黨之外,仍然找不到替代選擇,就不得不在2014年力挺APEC馬習會,以便保住國民黨的執政元氣。
反觀國民黨,一旦把“APEC馬習會”標舉為兩岸中程目標,就會反過來為兩岸政治對話帶來更多正當性與推動力,使在野黨的抨擊相對困難。
總之,馬最近對兩岸政治對話鬆口,顯然已經認知到“APEC馬習會”對他開展兩岸政治對話的正面助力,誠如聯合報所說,馬習會“將是開創兩岸更上層樓之新局的絕佳機會”,深諳兩岸進退玄機的馬英九,顯然對聯合報的建議“聽進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