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 |
中評社台北6月17日電/王建煊說馬英九的“歷史定位”就是無能、高育仁也在公開轟馬無能不適任,這對還有三年執政時間的馬來說,真的是情何以堪。面對黨內大老發難,馬英九雖以民主就是“容忍歧見”來暗中回應,但連黨內的人都認為馬英九施政無能、領導無方,這恐怕已非歧見,而是共識了。
中國時報今天特稿說,隨著明年“七合一”選舉逼近,執政民調始終低迷不見起色的馬英九,勢必被視為“票房毒藥”,提前面臨跛腳危機,屆時地方諸侯切割、接班梯隊卡位等黨內權鬥情形,將益發明顯,漸趨白熱化。
類似的情況早在今年初台中“立委”補選時即發生過。當時顏寬恒陣營便刻意和國民黨、馬英九保持距離。顏家一方面冀望國民黨挹注競選資源,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馬站台輔選,這種微妙切割的矛盾情結,無疑是一大警訊。
然而,對於外界一切批判責難,“總統府”一貫的回應態度就是“謝謝指教”,不僅提不出具體解決良方,甚至還大動作地細數過去幾年政績,予以反擊。儘管馬的民調跌落到只剩十幾趴,“府院高層人士”仍是嘴硬地辯稱,將繼續付出低民調的代價,以換來改革成果。
殊不知,當政府推動所有改革都是在罵聲中完成,過程中還不斷地轉彎、道歉,還能稱得上是“真改革”嗎?從證所稅名存實亡、年金改革推動不力、十二年國教政策反覆不定,重大改革政策接連出包,多次陷入父子騎驢、左支右絀的窘境,這才是低民調的癥結所在,並非一句“容忍歧見”就可輕易平息眾怒。
此時的馬英九唯一在做的事,就是繼續緊抓黨權不放。但若不能好好記取教訓、深切地自我檢討反省,仍要選擇站在民意的對立面,那麼馬接下來三年的執政聲望和歷史定位,真不知要伊於胡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