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自6月份以來,一場近年罕見的銀行間流動性緊張席捲中國,“一向不差錢”的銀行也顯得貨幣“緊張”起來,悲觀情緒迅速蔓延至債市、股市。
新華社報道,20日,中國的銀行間隔夜拆放利率和回購利率均超過13%,隔夜回購利率創下30%的歷史最高點。24日,以銀行股為主體的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200只個股跌停,創下近4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數據牽動著全球神經。經濟學家謝國忠說,目前,中國一些商業銀行短期資金“入不敷出”,不僅無法滿足實體經濟的貨幣需求,就連銀行也得依靠高利率向市場籌借資金。
武漢大學金融系主任葉永剛說,中國貨幣供應量持續高位,而銀行卻“缺錢”,可見資金是在金融體系內部循環,沒有進入到實體經濟。
在中國,許多銀行一邊放貸,一邊通過大量的理財產品,把資金隱藏到信貸、基金等“影子銀行”裡,進而流向大型國有企業、地方融資平台、房地產等高回報領域,這些企業又以高利率貸給中小企業,賺取中間差價。
這些“影子銀行”看上去幫助傳統銀行擺脫了不良貸款的煩惱,但事實上,可能為中國金融系統帶來類似美國次貸危機的風險。一旦資金湊集困難,流動性風險就會立即顯現,其投資產品可能無法兌付,相關的信息也會“石沉大海”。
不少國人開始擔心,銀行業的困境傳導至其他行業,房地產、股市、債市迅速貶值,存款急劇縮水。還有經濟學者擔憂,中國銀行系統是否健康?金融風險會不會進一步惡化?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中國金融監管部門並沒有迅速調整存款準備金率,而是採取了相對溫和的措施,向部分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時點性和情緒性因素的消除,流動過剩狀況將逐步緩解,市場重歸平靜。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趨勢仍在持續,而隨著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逐步退出,全球經濟去杠桿化過程開始加速,類似的流動性緊張或將長期存在。如何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金融改革,成為懸在中國金融體系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經濟學者馬光遠說,中國貨幣政策的要害在於資源錯配,而不在於貨幣供應不足。大量的資金只在金融體系內自我交易,不僅資金使用效率低,而且推高了系統金融風險,也是中國許多行業產能過剩和低效率的根源。
6月1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了金融改革的總體思路,強調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業內普遍認為,這預示著中國金融改革正逐漸由價格層面向貨幣總量、結構乃至金融主體行為層面展開。
葉永剛說,中國的貨幣政策已由簡單的數量調控轉向品質和結構的優化。但長期來看,解決金融領域系統性風險必須深化改革,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促進中國經濟告別傳統增長方式。
中國金融風險尚處可控範圍,政府也利用這次時機逼迫銀行從資金空轉和不良產能中釋放出來,解決經濟中長期存在的資本錯配和違規風險等問題。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石建勳認為,中國正在主動地進行政策性調控,而不是等到風險惡化後的被動調整,以此來維護金融穩定,保持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