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張德寧第一次領到槍,他心裡很高興,“人人都想回家,只想著把敵人打死,並不害怕戰爭。”仇恨使這次出師凝聚了高昂的士氣。他們300多人,還曾攻打過他家鄉的村子,但沒有時間去見親人,就匆忙退回緬甸。他們畢竟是打不過解放軍的。
高學廉領到武器後,也隨部隊攻打雲南鎮康縣。“我們有一千四五百人,打進去一部分,未完全占領。解放軍增兵,人很多,就又退了出來。往返十多天,打得激烈,有近距離的刺刀戰。”
鎮康之戰的情形和整個反攻雲南的戰況相一致。這場持續了大約兩個月的戰鬥,最後以失敗告終。李彌事後反省,部隊缺乏培訓是失敗的主因之一,遂於1951年底在緬甸猛撒總部成立了“雲南省反共抗俄大學”,培訓幹部與新兵。高學廉也於1953年在大學步兵科受訓三、四個月。他記得結業時,李彌訓話,要求各部隊團結,回去後繼續受訓。
中緬聯合出擊,蔣經國親往緬甸猛不了軍事總部鼓勁
反攻大陸,基本上成為了一個空想。但李彌部隊駐扎在緬北,給該國帶來的不便卻是實實在在的現實。緬甸為此曾向聯合國控告國民黨部隊“侵略”,蔣介石被迫將李彌部隊撤回台灣。但高學廉和張德寧都留在了緬北。
“1953年撤台,上級規定,軍紀不好的部隊,以及老弱傷殘和新兵撤走,精銳都留下來。”高學廉回憶。
1953年撤走了6000餘人。蔣介石在國際上謊稱剩下的部隊已非國民黨政府所能控制,但暗中仍每月補給留緬部隊25萬泰銖經費,並授予“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的稱號,以示非國民黨政府正規部隊,同時派少將柳元麟出任總指揮,收拾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