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中國印象”的代際變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0 11:12:50  


 
  去年總統大選週期內,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在自傳《無可致歉》中寫道,自己仍堅信美國優越主義,並著力剖析歷史上的一個個大國為何勢衰,以及美國有何特點能保證自己不重蹈覆轍。這和競選途中不時傳出的以中國為標靶的競選語言一樣,都屬於競選週期內的“政治正確”,但既然存在就意味著有其聽眾。說到底,這類言論反映出當前美國人、尤其是中老年一代對美國“超級大國”地位揮之不去的情結,以及他們對與美國有著迥異面貌和傳承的中國所持有的刻板印象。

  就在今年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行“莊園會晤”前夕,美國知名民調機構蓋洛普公司6月6日公佈了一項民調結果顯示,55%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美國的友好甚至同盟國家,40%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美國的不友好甚至敵對國家。但有意思的是,在18歲至29歲年輕人群中,認為中國屬於友好甚至同盟國家的比例躥升至72%。

  這種“中國印象”的代際差異同樣體現在去年美國知名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民調結果中——43%的30歲以下美國年青一代認為中國值得信賴,同樣明顯高於其父兄輩。

  究其變化原因,或許是年輕人成長在一個更趨多極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中國同學、中國美食、中國製造、“功夫熊貓”以及美國動物園內備受青睞的不會功夫的真熊貓,都顯得近在咫尺。

  再來看看這些正努力學習中文的美國年輕人,他們今後或許未必成為談判桌另一端的對手,未必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制訂者,甚至未必成為鏡頭前高談闊論的“中國通”,但他們能做一兩道中國菜、哼一兩句中國歌,打開網絡對大洋彼岸的中國朋友道一句“別來無恙?”這或許更為重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